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综述 |
魏琴,蒋德璋
(兰州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甘肃兰州730070) |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现象研究(提出问题)、成因研究(分析问题)和对策研究(解决问题)三大类。这三大研究主题的出现和推进,基本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的历史进程和延续脉络。现根据这三个研究主题的推进顺序,概括介绍近年来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其对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学术规范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和编辑规范化研究”(0611-06)。
【作者简介】:魏琴(1972—),女,甘肃榆中人,讲师。研究方向:编辑学。
【文章来源】甘肃高教学报 2012.第4期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现象研究(提出问题)、成因研究(分析问题)和对策研究(解决问题)三大类,其中不少研究是对上述三方面的综合。主要针对的问题就是大范围的学术失范的表现、产生学术失范的内外成因和相关问题的j9九游会登录的解决方案。这三大研究主题的出现和推进,基本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的历史进程和延续脉络。本文将根据这三个研究主题的推进顺序,概括介绍近年来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其对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学术规范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亦就学术规范意识的养成和执行提出相关认识。 一、学术规范研究肇始于“学术失学”和“学术失德” 学术规范研究是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备受关注的一个学术课题。正因为其关系到人文社会科学所有领域的学术活动、学术道德、学术成果和学术评价,并且影响到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荣誉和切身利益,所以成为不同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游戏规则,在过去近20 年的时间跨度内,引起了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高度关注。然而究其实,我国的学术规范研究蓬勃兴起的根本原因还是肇始于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大面积出现的学术失范现象。 我国的学术研究活动古已有之,历千百年至今,虽然古人没有体系健全的成文的学术规范作为指导,但是抄袭、剽窃、断章取义、篡改成果等行为历来被视为欺世盗名之举而为人所不齿;虽然没有成文的条例约束,但是认认真真做学问向来是学术传承中的一种主流价值观。学术的研究活动靠的是学术界的道德自律这种软约束。学术界的这种道德软约束之所以能够自觉形成,是由学术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所决定的,因为学术活动是对人类精神财富进行继承与创新的活动。学者之所以不同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因为他们以创造精神财富为己任,以从事学术活动为职业,而学术活动的目的应该是扩展人类知识、寻求真理、增进学问,这是学术活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价值,也是学术活动能够健康成长的旨归和前提。基于这一普遍认识,笔者认为,做学问者有两大要务,一是继承人类的精神遗产(继承性)。一是创造人类的精神财富(原创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继承就难以创新,没有创新则无以继承。学术活动就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转换中实现的精神创造过程。在这种价值判断下,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历来是被批判的一种学术态度,因为它扭曲了学术活动的价值追求。 学术道德又可谓之学术良心,是学术工作者从事研究工作和成果发布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内化的学术价值观,例如求真求实、严谨创新、团结协作、不抄袭、不剽窃等学术品格。换言之,学术道德是个人学术品德、品格和品质的一种体现,所要表明的就是学术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学术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自律机制,没有这种自律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学术规范的严格实施。 此外,学术规范不是为规范而规范,规范的目的在于保证学术研究的价值。学术规范不仅仅在于提出从事学术活动的技术性标准,比如怎样引文、怎样注释、怎样索引、如何构建研究范式等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学术秩序、明确学术道德、健康学术交流,进而保证创造性的精神财富得以有序增长,保证学术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就工具意义而言,学术规范使得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术成果得以在一种普遍认可的、有序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和交流,使学术对话成为可能,促进了知识的增量并且有利于激发新的创造性的成果。质言之,学术规范是从事学术活动的一种他律机制,不仅要从学术活动的形式等技术层面上加以引导和规制,更要在学术研究的内容创新上加以推动和衡量,目的是保证学术研究的价值。 厘清了学术活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术活动的目标是创造和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学术道德是学人在从事学术活动时应该秉持的一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机制,而学术规范则是形成学术秩序、保证学术价值的一种外在约束,是对学术自律体系的一种补充机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学术声誉,保证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既然学术活动和学术道德古已有之,那么为何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在近十多年以来才成为中国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呢?概言之,这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学术研究规范防线失守、学术失德和学术失学现象泛滥才引起的。关于我国社科领域学术失范现象普遍滋生的种种内外部原因和表现,笔者在拙文《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学术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分析》(载《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1期)中已经有过详尽的阐述,在此不再详加重复,只列举其中最根本的几条在此,作为我们讨论重构学术规范的一个基础。 根据学术失范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可以将学术失范分为理念性失范、技术性失范和道德性失范三大类,且这三类的形成都与学术评价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相关。在学术活动的理念性失范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学术问题意识,缺乏学术创新意识,缺乏开阔的学术视野,学术水准难与国际接轨。学术活动的技术性失范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管理行政化、权力化;学术评价指标化、数量化;学术成果生产化、模式化;学术出版等级化、关系化;学术规范虚拟化、符号化。学术活动的道德性失范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学术意识,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缺乏学术义务意识和责任精神,缺乏学术荣誉的严肃性和尊严感。 我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是在体制内生存的,现有的教育体制、学术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体制的力量左右着人文知识分子的生存法则。在学术活动中,从课题的申请、立项、审批(或分配),到科研经费的划拨(或筹集)、课题成员的遴选、研究项目的启动、研究成果的评估或鉴定,到研究成果的发布或发表,每一个环节无不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来自权力、利益和几乎无所不在的“关系”的干涉和影响,从而导致学术失范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此外,受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体系在人文社科方面仍然以灌输和教化模式为主,压抑了学生的开拓性潜质和逆向思维,顺应思想严重而创造力不足,导致在其学术工作中难以取得创造性成果,学术观点平庸,学术思维单调,学术成果只能是对他人成果的转述和低水平重复。 在学术研究规范防线节节失守的情况下,一部分有识学者开始探寻和呼吁学术规范的建设,以制约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进一步蔓延。从上个世纪80 年代末开始,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规范建设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二、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研究的发展进程 如前所述,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现象研究(提出问题)、成因研究(分析问题)和对策研究(解决问题)三大类,其中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一个集中的“提出问题”的阶段;90 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为“分析问题”的诊断阶段;此后学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都在以学术共同体和行政管理的方式推出j9九游会登录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学术规范的讨论以批评为主转型为以建设为主。以下分三个阶段概括介绍相关研究的发展进程: (一)学术失范的现象研究(提出问题) 上世纪90 年代初期较早开始关注学术规范问题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及杨玉圣、汪晖、王守常等几位学者。 1991 年11 月,由陈平原、汪晖、王守常主编的民间学术集刊《学人》第一辑出版,该辑发表的一组关于学术史研究的笔谈中,即涉及到学术史研究与学术规范的问题。此后在学界引起热烈讨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94 年11 月16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与《中国书评》联合召开的“社会科学的规范化与本土化”专题讨论会。从1995 年1 月开始,《中国书评》还专门开辟了“社会科学规范化与本土化讨论”专栏,每期都选登数篇相关的讨论,由此使学术规范化问题成为90年代中期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一系列的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得以揭露。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在90 年代中期开始就发表文章呼吁学界对于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视。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主要作品包括《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美国研究》1995年第1 期)、《学者的自律及其他》(《中华读书报》1997 年2 月19 日)、《学术的规范与尊严》(《中华读书报》1997 年10 月22日)、《遏制剽窃新举措》(《中华读书报》1997 年6 月18 日)、《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香港《中国书评》1998 年复刊号)等,在学术规范的早期讨论中曾引起较大反响。 杨玉圣先生在其《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中最早把学术规范问题从学术方法论问题引申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风建设问题。他在文中指出,“学术论文的规范问题,依笔者一孔之见,说到底恐怕是一个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进一步说则是学风建设问题”。为何有此一说呢?“翻翻我们的学术刊物,只要稍稍留心,即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复选题、重复劳动、重复发表等‘低水平重复’的通病———不妨归类为‘炒冷饭’现象,事实上已经造成、并且正在继续造成原本有限的学术资源的严重浪费”[1]。在此文及同期的其他几篇文章中,杨玉圣先生皆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的现象出发,揭示学术不端对于学界的伤害,分析学术界姑息纵容、是非莫辨的危险。 这一轮关于学术规范讨论产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学术圈”这个特定的群体,使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的话题进入了大众传媒的视野,并引起了其他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九届五次全国政协和人大代表会议上,学术腐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大众传媒对代表、委员就相关话题的讨论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术规范问题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学术方法问题,而逐步上升为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立法的问题。 (二)学术失范的性质研究(分析问题) 2002 年1 月10 日,《社会科学报》刊登了一篇《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的文章。北大教授王铭铭的学术剽窃事件曝光,一石激起千层浪。据报道,王铭铭教授在他32 万字的著作《想象的异邦》一书中有10 万字抄袭自另一本书———哈维兰著《当代人类学》,这使得学术界对于学术规范的讨论更加深入,学术失范问题成为社会性的热点话题。 杨玉圣就此发表了《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在此文中,杨玉圣针对学术界出现的种种对于剽窃事实的袒护性言论给予辨析和驳斥,并尖锐指出,“学术腐败是目前严重存在的客观事实,其中学术剽窃现象以及学术评奖、职称评定、学位授予等弄虚作假、不公正行为问题,不仅严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2]。作者还进一步在学术伦理和法律关系层面探讨了学术腐败现象的严重性质,并指出,“诚信教育与学术素质教育的缺失,可能是中国教育的最大败笔”[3]。 此后,关于学术失范行为和结果的性质研究逐渐构成了学术规范研究的主体地位。《史学月刊》编审周祥森发表了《新旧中西的冲突———关于学术规范讨论的思考》(《史学月刊》2003 年第10 期),井建斌发表了《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90 年代中国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学术界》2000 年第5 期)等文章。学术规范的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和学术规范的方法是所有讨论中最基础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学术规范大讨论带来的直接成果是社会各界对于学术腐败和学术失范现象的高度关注,是学术界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正视和反省。2002 年2 月27 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原则性地提出了六项措施来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教育;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人事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术发展与评价机制,鼓励学术创新;建立学术惩戒处罚制度;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的管理工作。紧随其后,北京大学于2002 年3 月颁布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同年8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学风建设的决定》。 学术规范讨论带来了学术打假的连锁反应。以网络名人方舟子为代表的个人学术打假一时产生轰动效应。其个人于1994 年创办的网络文学平台“新语丝”在2000 年后逐步转型为学术打假平台“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这种个人学术打假行为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学术越轨行为,但是也因其为打假而打假、为打假而“打人”饱受争议。 由于个人化的学术打假具有事件性和炒作性的特点,而大众传媒的普遍参与一方面推动着社会各界对于学术规范的思考和监督,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事件性打假的放大效应也深深伤害了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体系对于学术活动应有的建设性作用,因此无益于学术环境的优化。在这种背景下,学术规范的构建就亟待组织化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塑造。学术规范大讨论逐渐回归到由破而立的轨道上来。 (三)学术失范的对策研究(解决问题) 从本世纪初开始,学术界对于学术腐败和学术失范现象在口诛笔伐的同时,对于学术规范的建设原则也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讨论。2004 年10 月7 日,《文汇报》大篇幅刊登了题为《我们应当倡导怎样的学术规范》的报道,反映了上海学术界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诸多问题的讨论观点。葛剑雄、朱学勤、陈克艰、江晓原、陆谷孙等学者就学术失范和学术失范的表现、根源和治理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根治学术腐败,最根本的是必须划清行政权力与学术独立的界限”[4],学者们的普遍意见是要分清学术规范的自律和他律机制,恢复学术行为优胜劣汰的自然机制。 上述学术规范的建设原则得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其他学者的认同和呼应。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要使学术规范制度化,用以抑制当下的愈演愈烈的学术失范现象,重整学术活动的正常秩序,进而使学术—知识生产有效化、创新化”[5]。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清醒地防范学术规范“官办化“的倾向,“所谓学术规范的制度化并非指学术规范制度及其操作的‘官办化’,它主要指的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所建构的一种制衡制度,因为任何制度的‘官办化’总是滞后性的,并总具有特定的负效应”[6]。 在这一认识背景下,政府机关和学术共同体在对待学术规范的制订问题上采取了各守立场的姿态,分别拿出了相关的指导性意见(制度安排)和学术规范文本(实施方案),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对于促进学术规范建设有益的成果。 2004 年6 月22 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尽管其内容只有7款25 条,但是该《规范》明确授权,“各高校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术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并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这一原则性规定给学术主体保留了充分的学术评价自主权,在客观上兼顾了学术主体活动的“他律”和“自律”两个约束体系,学术界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4 年,社科领域众多学者出版和发表了诸多在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成果性著作和论文。由杨玉圣和张保生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4 月出版的《学术规范读本》是第一部有关学术规范讨论的综合性文集。此后,邓正来主编的《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于同年9 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2004 年10 月,杨玉圣和张保生主编的《学术规范导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学术规范该说”,“学术规范的学科视界”和“学术规范文献选读”,初步构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规范体系。也是在2004年,专业性的学术规范讨论有了一个互联网平台“学术批评网”,诸多高校相继制定了有关学术道德与规范建设的实施条例。 2009 年6 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一书,它既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人员关于学术规范的共同约定,同时也是进行学术规范教育的指导 性用书。适用于在我国高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教师与学生。《指南》正文共八节,第一节说明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阐述学术伦理,第三节至第七节以学术研究的环节为纲,介绍和解释相关的学术规范,第八节着重介绍了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的知识。这是近年来出版的最完备的一部人文社科学术规范体系,是过去十多年中国学术规范讨论的一个重要成果。 在学术主体方面,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学术规范研究专著,例如江新华著《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出版)、杨玉圣著《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出版)、李醒民主编《见微知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吴励生著《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天津市语言学会编(马庆株、刘树功、谭汝为主编)《震惊海内外的学界打假大案始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其他关于大学的评论,如熊丙奇著《大学有问题》(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4 年出版)、张维迎著《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杨东平著《教育需要一场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5 月出版)、韩水法著《大学与学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出版)、陈平原著《大学何为》和《大学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出版)、薛涌著《北大批判》(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三、小结 尽管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是要把学术规范落到实处,学科方法论研究、论文方法教授与论文写作训练是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及政府部门必须着眼于未来中国学术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及早着手,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学术规范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使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成果、保护创新和有序继承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基本共识,并且在教育管理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人事体制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给学术规范体系培育一片适宜的土壤,进而形成风气。 参考文献: [1]杨玉圣.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j].美国研究,1995(1). [2][3]杨玉圣.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2(6). [4]我们应当倡导怎样的学术规范[n].2004-10-07. [5][6]杨春忠.走向“积极性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及其关系. 学术批评网2006-03-01.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77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