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哲学 > 正文
|
|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
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
今年3月,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陶德麟发表了《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一文,引起全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讨论,目前仍然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社科界广泛深入地展开。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走向深入,5月21日,武汉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组织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召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讨会,围绕“植根中国实践,直面学术现实,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展开热烈讨论,深入研讨中国现在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及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
此次研讨会也是我校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对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校专家学者已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积极参与讨论,《武汉大学报》也开辟专版,刊登我校学者的看法和观点(详见本报1305期第四版)。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着重就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深入研讨,对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人没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而仍然习惯于简单套用西方话语体系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的现象,集中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国已经积累了3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今天,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分析解决中国问题,是社科理论界非常紧迫、不可推卸的学术责任。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另一方面既要立于“中国立场”,又要善于“世界表达”,在充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一切进步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形成具有“世界表达”能力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此次研讨会也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以《植根中国实践
直面学术现实——武汉大学专家学者研讨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题报道此次讨论。《湖北日报》以《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辑要》为题,用整版篇幅刊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荆楚网等几十家网站进行了报道和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报、楚天都市报、湖北卫视、湖北省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深入报道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讨论活动。
本报再次开辟专版,刊发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以飨读者。目前,大讨论仍在继续,热忱欢迎广大师生深入参与探讨,进一步树立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梅荣政:事关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话语体系是一个阶级、民族、国家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赖以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基础。话语体系的有无、强弱关系重大。在国际关系中,话语体系关系一个国家、民族的地位。在国内关系中,关系一个阶级及其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有无指导权、主动权,也折射出其经济政治地位。所以,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话语体系和话语权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的理论学术研究话语体系存在“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国际原因、历史原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资产阶级在统治世界几百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整套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话语体系,并在社会思想领域中不断强化其霸权。久而久之,人们便渐渐习惯了这套话语体系,甚至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产生了怀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石云霞:直面我国文化发展新特点
当前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存在一些新特点。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更为凸显,文化交流交融成效显著但交锋更趋激烈,理论创新形成新体系但信仰危机现象依然严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方位展开但“引领”任务更加艰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建设日新月异但舆论引导能力亟待提高,“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得到贯彻但文化发展理念亟待变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力推进但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华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绩显著但国际影响力亟待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这些新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植根中国实践、直面学术现实,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
哲学学院教授李维武:从“小文章”到“大文章”
在学术研究中增强理论自信,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首先,有一个需要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问题。其次,就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成为学术研究指导思想的问题。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需要通过认真开展学术研究体现出来,特别需要在这一工作中取得一大批精品力作。只有产生了一大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上的精品力作,才能真正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指导思想的优越性,才能对那些不赞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指导思想的人们产生影响力,从理论上说服他们,改变他们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坚定理论自信,做到理论自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理念。理论自信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使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建立在理性选择和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我们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要敢于用中国语言阐明中国道理,发出中国声音,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影响国际社会,而不是一味迎合别人,搞所谓的“片面接轨”;另一方面要能够“沉下去”,到群众之中,用形象生动通俗的语言讲清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使我们的话语体系所表达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凝聚中国力量,从而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金海:具备现实基础和发展可能
我们在讨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问题的时候,是有一个现实基础的。中国社会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有了30多年经济社会建设的实践积累和经验积累。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整体的经济社会水平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把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提到相当高的程度来思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以前中国缺乏学术自信,其实不是中国学术理论者的智力问题,也不是理论研究水平问题,而是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所处的阶段问题,因为中国学者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要远远落后于西方。但是现在不同,我们在很多领域与西方、与世界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比如在媒介领域,所有国家都面临数字传播问题,甚至我们国家在互联网运用和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能与西方的学术理论进行交流碰撞,共同构建理论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近几年,中国学者在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只不过因为我们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话语权。但是,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过程。当我们已经具有现实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时,建构中国学术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也就不是一个愿望,而是切切实实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亚文:为现代化建设清扫思想障碍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复杂多维的,除了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历史结构关系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关系就是理论对现实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更为强调的是理论对于现实的批判和革命的作用,而坚决反对那种对于现实所持的实证主义以及犬儒主义的态度。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理论要成为改革的思想先导、思想解放的先锋,要抓住时代的根本问题,把握时代的客观逻辑,反映改革的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清扫思想的障碍、破除观念的禁锢、昭示历史的方向、开辟前进的通途。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颜鹏飞:树立“自觉、自信、自为”
目前我们的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存在“失语”的危机,在经济学领域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弱化和西方经济学强势化的现象。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首先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树立理论自信。一方面,创建具有中国元素以及本土化的学术话语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从而达到自信、自觉和自为的学术境界。另一方面,建立民生本位的经济学话语体系,区别于西方的经济人本位,区别于市场本位和gdp发展主义,而倡导硬发展和软发展并举,硬实力和软实力并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银传:学术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
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在当今中国,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实话”而不是说“旧话”“老话”“假话”“大话”“空话”,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俭:立于“中国立场”善于“世界表达”
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上,应当注意两个基本点:第一个基本点是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和中国实践,构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用“中国话语”来讲“中国故事”
(包括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来凝聚“中国力量”,但这个“中国话语”不应该是纯意识形态话语、也不应该是“党八股”话语,而是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这样,才能形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二个基本点是要注重与世界话语体系的对接,既要立于“中国立场”,又要善于“世界表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经验用国际通用的、外国人能够听懂的话语表达出来,我们既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的学术话语,也不能完全离开西方话语体系,自说自话。而是要在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一切进步的思想和经验的基础,根据中国的实际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形成具有“世界表达”能力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夏建国:遵循科学理论,规范社会实践
遵循科学理论是实践行为成功的先导。个人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需要与能力、自律与他律等结合起来。各行各业的生产,遵循科学定律、科学公式等科学理论,遵守行业规范,按规律办事;政府部门坚持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特别是遵循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破除“gdp”崇拜;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措施,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统一起来。通过科学理论,规范社会实践,达到合理实践的目的。这是实现“中国梦”最深厚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回应马克思主义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者要通过学术研究来回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重大问题,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回应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建设的重大问题,回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思想的问题终究需要思想的力量解决,理论要想说服人,就必需彻底,理论要彻底就需要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需要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说明,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学者直面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大关切,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以更好地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 |
分享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