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规划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谋划、部署和展望,其功能是描绘蓝图、寻找路径。提升高校发展规划决策的有效性,应注重以下“八个向度”。
规划目标定位与环境分析的适应度
确定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在规划决策中处于首要和重要位置,是规划发挥引领和凝聚作用的关键。学校定位有四种方式:一是从自身需求看,采用封闭式定位;二是从上级管理部门需求看,采用服从式定位;三是从社会发展需求看,采用跟随式定位;四是从未来进步需求看,采用理想式定位。第四种方式应是追求的目标,需要尊重规划决策的理论和客观规律,需要符合高校发展自身实际,需要与学校利益相关者诉求相符合,需要与环境分析相适应,体现学校发展的阶段性、递进性和适应性。
学校领导对规划决策的共识度
大学发展规划涉及的问题和发展要素很多,领导的共识决策非常重要。正如美国战略规划专家乔治·凯勒所言:“发展规划所奉行的是组织的命运高于一切”。达成共识的主要路径有:领导要有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领导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增加相互工作认识和理解,这需从理解认同层面和纪律要求层面助推共识达成;加强规划决策的信息支撑,正确决策所采用的信息越充分、准确、及时,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越显现和稳定,也能够有说服力地在领导集体中间达成共识。
全校师生对规划决策的认同度
大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与行动的过程,需要全校师生的理解、认同与配合。集体行动理论认为,通过形成某种共同的价值认可并借以指导共同的行动才最持久和有效。学校师生的认同一方面体现师生对规划目标内容的理解认可,另一方面体现师生对自身使命和责任的强化与担当,这是师生跟着干、主动干、有效干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规划制定前开展对师生的相关调查,了解和掌握师生需求,真正问计、问需、问政于师生;规划文本草稿形成后征求师生意见;形成的发展规划文本要组织教代会、学代会讨论,在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中凝聚共识;经党委常委会审定的正式规划要开展相关内容学习宣传,发动师生广泛参与,共铸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学校应制定相应政策激励,调动师生积极性,努力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从而提高学校规划决策的效果。
相关部门对规划决策的执行度
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不可缺少的一环,执行度的高低是实现大学发展规划的核心要素。其路径: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落实,推动学校发展;二是严格过程管理,促进任务落实,建立工作年报制度,实施年度工作任务落实督查制度,做到年初有工作推进会,中间有定期检查,年终有工作盘点考评;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完善考评制度,对规划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中期检查结果,确定后期支持建设重点,有效发挥规划导向作用。同时,学校层面要突出和发挥规划牵头部门的权威性、核心部门的支撑性、其他部门的配合性,共同执行和完成学校发展任务,实现规划目标。
资源配置对规划实施的保障度
规划的实施需要一定条件作支撑和保障,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作为学校对规划的资源配置,既包括学校生源保障,即志愿录取率、专业志愿满足率和新生报到率情况,又包括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与师资队伍状况,即生均指标,如生师比、生均图书、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等。同时学校相关软实力保障也是其重要内容,包含相关制度文化和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等。一是坚持学校预算政策以规划为导向,把有限的人财物预期获得投入到规划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之中;二是要根据阶段发展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阶段资源配置,确保阶段任务完成;三是要加强以学校软实力提升为目的的保障投入;四是定期开展对资源配置进行绩效评价,以保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和效果的检验。
防范和化解规划决策的风险度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存在风险,也需要对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其风险表现在:一是对规划目标定位不科学,不能体现学校的总体战略和重点需求;二是规划制定程序不规范,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专家咨询缺乏,师生参与不够广泛,难以获得执行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政策保障没跟上,资源配置不明确,或资源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导致规划可行性差,难以落实。
规划监督反馈调整的有效度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受方案执行是否有力,目标是否偏离,决策条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等影响,可能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加强规划执行情况分析,对变化的环境进行梳理,甚至做出某些必要调整。即通过反馈工作进入“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动态过程,如果条件变化、目标偏离、效果不好就要及时反馈,进行决策修正,如修订目标、补充新方案、选择执行新方案。同时,规划的调整是一个慎重过程,要有一个透明的决策机制,需要对重大问题公开讨论和全面论证,保证学校按正常轨道发展,保证规划监督反馈调整有效。
利益相关者对学校发展的满意度
大学组织是一个多元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的财政拨款者、捐赠者、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所在社区和社会公众等。每个利益相关者关心关注的点有所不同,需从中寻找一种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包括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发展的认可度、社会对教师能力素质和学生能力素质的认可度、政府对学校发展的认可度、校友对学校发展和声誉的认可度等。如果满意度指数高,则认为规划决策的效果好;满意度指数低则认为规划决策效果差,需要总结反思,进行修改和完善。(作者杨江水,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