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视为中国教育综合改革元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又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但2015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迈过两道门槛。
第一道门槛是“钱”。
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4.28%,2013年占4.30%。但新形势下,4%到底是一个起点还是一个终点,其实还是一个问题。
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写进了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希望能在20世纪末完成,但这一指标未能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喊了将近20年的目标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
《关于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布的数据值得引起警惕:2013年,河北、山西等25个省区市的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比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而《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这就是说,地方政府在落实教育经费保障的法定责任上并没有到位。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也将常态化,财政收支矛盾呈加剧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要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2014年10月国务院对外公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重申了这一态度。
而目前教育支出属于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七类重点支出中占比最大的一类。这样,能否长久保证教育经费占gdp4%又有可能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门槛。
第二道门槛则是“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部力推的综合改革,最终需要一线的教师来完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需要一线教师的努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主要的则是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师资力量的均衡,如果师资力量差别过大,很难抑制择校的冲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而言都是潜移默化,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而言都属言传身教。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这些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不过俗话说,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老师不是桃花源中人,他们要生存,也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除了提出“教师要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作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也提出“政府要把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其实后一句话很有现实针对性。教师有休息的权利,有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且不说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现有的教师也会没有心思来推进教育教学,也可能没有稳定的情绪来对待学生。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得稳住教师队伍的人心。
教师工资待遇都快10年没变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时间节点。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现在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将公务员经济待遇的分配主要由职务决定转向主要由职级决定,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和薪酬体系即将改革,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薪酬体系改革也该有所行动了。
2015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迈出这两道门槛,但不是说,迈过这两道门槛,教育改革发展就能一帆风顺了。袁贵仁也承认,我国教育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教育体制机制不尽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我们的教育管理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作者为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