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现状与课题
陈瑞英 顾 征
【摘 要】 本文介绍日本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将要采取的改进措施,借助典型个案,讨论了日本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和特点。文章还就如何结合我国情况对日本相关经验加以借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创新;创业;创业教育;日本高校
【作者简介】 陈瑞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博士;顾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浙江大学科教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文章摘自】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年第2期
2007年6月1日,日本内阁正式审议通过《创新25战略》并付诸实施。根据这项战略,日本政府希望到2025年,通过创新把日本建成终身健康的、安全放心的、人生丰富多彩的、为解决世界性难题做出贡献的、向世界开放的社会。这项新战略对今后20年日本面临的严峻挑战作出了清晰的判断,认为知识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全球化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知识和智力竞争必将成为国际竞争主流。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建设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社会,通过科技和服务创造新价值、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急务。在《创新25战略》的框架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精神的创业教育,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2007年和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委托日本インテリジュントトラスト、经济产业省委托大和总研分别进行调查,摸清了日本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状况。本文借助这些调查材料和其他文献,对新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深入探析,探讨其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地将其演变成了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日本的创业教育却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最初实施创业教育、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仅有大约30所左右,但近年发展的势头却令人瞩目,目前已超过了200所,应该说,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在实施高校的数目上,还是在相关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开始步入不断完善、走向成熟的阶段。
目前日本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教育已初具规模。
目前,日本全国已有247所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实施了形式和程度各异的创业教育,约占全日本高校总数(日本现有各类四年制大学756所)的32.7%(见表1)。其中,国立大学为53所,约占21.5%;公立大学是15所,约占6%;有179所为私立大学,约占72.5%。
表1 实施创业教育的各类高校数目(单位:所)
学校类型 |
国立大学 |
公立大学 |
私立大学 |
实施校总数 |
53 |
15 |
179 |
仅在本科实施 |
7 |
6 |
108 |
仅在研究生实施 |
24 |
3 |
21 |
两阶段都实施 |
22 |
6 |
50 |
占全部实施校比重 |
21.5% |
6% |
72.5% |
数据来源:株式会社大和总研(2009)。
从实施创业教育的层次来看,有78所约占10.4%的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均开展了创业教育。日本的私立大学主要是在本科阶段开展创业教育,并设置专门的课程;而日本的国立大学则多半是在研究生阶段实施创业教育。
从实施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在日本的大学或研究生院中,已有30所院校专门设置了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以及从事创业教育的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方向,占全部日本高校的4%左右。
2.创业教育的内容多样性。
目前,在日本已开始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中,均将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并开设了多达928门的各类相应课程。其中,列为本科课程的有523门,提供给研究生研修的有405门。从所开设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参见图1),主要包括两大类:
(1)创业知识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如“企业经营”、“企业业绩的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投资企业概论”、“风险投资企业特有的经营秘密”等,金融财务知识如“金融市场与资本政策”、“企业会计”、“筹措资金的实务知识”等,市场运作知识如“市场机制的相关知识”、“市场营运的必要性与技巧”等,法务知识如“有关税务、劳务、法务的实务知识”、“知识产权及其应用战略”等。
(2)创业实践训练类课程。
有约20%的学校在本科教育中、约30%的学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学生参与互动的实践型课程,如“企业计划的制作练习”、“创办企业经验者经验谈”和“见习指导”等。有大约20%左右的高校开设了有助于开展商务活动、进行商务沟通、拓展商务渠道方面的课程,例如“商务礼仪概论”和“商务谈判技巧”等。
此外,在实施创业教育的日本各高校中,还普遍开设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创业教育讲座,聘请有创业经历、实务经验者为学生传授心得和经验。
3.实施主体多元化。
目前在实施了创业教育的日本各高校中,承担上述课程授课任务的,大部分是从事经营管理学或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约占50%以上;而理工出身的教师则为37.1%。其中,拥有创业经验者占了40.3%;而由文理科教师联手共同授课的约占53.2%。此外,在这些高校中,大约有30%左右的高校聘请了校外具有实务经验者来担当相应的授课任务。这些受聘担任兼职教师的,主要是风险投资企业的经营者(有创办企业经历者)、金融机构或基金管理机构的从业者、企业经营顾问、律师、会计师、税务会计师等
4.创业教育模式多样化。
日本各高校在发展各自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并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创业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企业家涵养型:这是以全体在学学生为对象进行创业通识教育的课程类型,比较典型的有横滨国立大学开设的“商务技艺教育系列”和广岛修道大学开设的“创业、事业创造课程系列”。
横滨国立大学经营学部开设的课程计划,力图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传播能力和实施能力以及作为商务人才所应当具备的较高素质。作为注重商务实践性的“实践课程群”,该计划包括:向经营者学习领导艺术与经营理论(必修)、向企业学习经营管理(必修)、经营学部的实习、现代物流经营、我的计划启动、市场运营实践、商务竞赛、由经营者和实务者传授经营诀窍(汽车产业经营论、餐饮业的经营论等等)、社会中的实践经验等。学生修满4个学分的核心课程(含两门必修课)、8个学分的选择课程及合格完成经营学部实习委员会确定的商务实践课题就可以结业。目前开设的向经营者学习领导艺术与经营理论(必修)和向企业学习经营管理(必修),是学生实习的前提课程,每年有300~400名学生修读。由于采取小班、教师与学生互动、启发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显著提高,代表性成果包括“超越人种和世代的人才循环支撑计划”的提出、“校内太阳能发电计划”的制定、“公用地电动汽车的实施方案”的提出等,而且学生在近几年校友会举行的商务竞赛活动中均获得了优胜成绩。
(2)创办企业者专门教育型:这是以有志于创办企业、从事创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开设的专门教育系列课程,典型的有东京工科大学和小樽商科大学创办的“企业家专业方向”以及立命馆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项目”等。
表2 东京工科大学大学院企业家创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
专业课程 |
战略经营论 |
金融学1 |
经济学 |
知识产权管理学 |
商务会计 |
人力资源管理论 |
财政金融学 |
企业系统论 |
市场战略论 |
企业规划论 |
商事法律 |
经营管理论 |
创业融资论 |
电子商务管理 |
数据分析 |
商务宣传演示 |
|
生命、环境等的商务管理 |
|
网络市场 |
|
虚拟商务 |
资料来源:东京工科大学网http://www.teu.ac.jp/gakubu/in-dex.html
其中,东京工科大学在研究生层面提供创业教育,其大学院设立的“企业家创业研究方向”,以培养研究生具备下列两种能力作为目标:能够使生命、it以及纳米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于财务、知识产权及市场等知识对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便以经济学、经营学、财务金融和高新技术为核心(见表2),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制作企业规划作为取得硕士学位的条件。同时,要求选择该方向的研究生除了发表高水平论文之外,还要在经过了两年学习和对创业环境进行考察之后,能够将其创业理念和计划付诸实施。
立命馆大学在本科层面上进行创业教育,其设立的“产学协同创业教育项目”,则是面向经济学院、经营学院、理学院和信息理工学院等文理四个学院的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设置,以培养社会所期待的“能够进行自主创业的人才”和“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为目标的通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项目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实际参与创业活动、创业竞赛,培育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因此,该项目在导入能够使学生对创业的本质有所理解的必修课程———“创业教育论”的同时,还配置了“基础课程群”、“扩展课程群”以及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活动的“实践课程群”(见表3),每门课程为2个学分,要求修满16个通识课程的学分。这些课程,并非仅仅是“讲座”,而是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亲临创业实践活动为基本特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产学结合的实践平台。
表3 立命馆大学“产学协同创业教育项目” 课程设置
创业基础课程群 |
创业扩展课程群(选修) |
创业实践课程群(要求必选一门) |
创业活动的挑战课程
|
创业教育论(技术革新与企业家精神) |
创业者特别讲义ⅰ(商务孵化器) |
创业实践讲座 |
学生风险创业竞赛 |
风险投资商务论 |
创业者特别讲义ⅱ(制品产业化系统论) |
创业活动实习 |
援助奖励金制度等
|
企业规划论 |
创业者特别讲义ⅲ(知识产权战略论) |
创业援助实习
|
|
资金计划论 |
创业者特别讲义ⅳ(技术革新战略论) |
创业活动实习
|
|
生产系统论
|
|
|
|
资料来源:立命馆大学网http:∥www.ritsumei.ac.jp/acd/ac/entre/approach/approach02.htm
(3)创办企业的技艺辅助专业型:这是主要面向拥有工科、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的,将创业教育作为辅助课的教育课程类型,比较典型的有信州大学开设的“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研究方向”和关西学院大学设立的“社会创业学科”。
作为这方面具体实践的典范,走在日本高校前列的是信州大学,该校于2003年4月正式开始社会科学与理工科有机联合的探索和相互协作的有益尝试。其开设的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研究方向,是以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为对象的研究生课程,希望培养对高新技术和市场动向均具有很深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并能够组织开展创业活动的人才。主办者认为只有跨越“组织”、“市场”和“技术”三道门槛才能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而这三道门槛的基础并非既有的概念,而只是我们的“思想意识之门”,通过创业教育应该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跨越。课程包括:经济战略论、经营战略论(工学:企业经营概论)、经营组织论、企业活动和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市场论、应用市场、技术开发特论、人的资源管理论、逻辑演习、课题演习、经营论特论等。该项目拥有从50后到80后各个年龄段、经历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的研究生,他们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行政部门就职,都怀着解决社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的愿望,并以创业为目标来到这里。也因此,其推行的教育并非是在桌面上的空谈,而是要训练和培养现实实务中最前沿的思想意识和决策能力。学生经过两年的时间修完所规定的课程,经审查合格者,将授予经营管理学硕士学位。
(4)经营技艺综合练习型:这是为经营或商务学科的学生提供技能练习,提高他们进行商务策划能力的专门教育课程系列,比较典型的有庆应义塾大学设立的“创业教育研修项目”和青山学院大学设立的“国际型经营组织管理研究科”。
庆应义塾大学大学院经营管理研究科设立的创业教育研修项目,是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批准的“应对社会人员再学习的需求推进创业教育”而开办的远程教育课程,属于面向社会的“成人教育”系列。该项目是为社会上已有5到10年的企业经验并准备创业的人提供一个可以获得比较完整的创业能力(动机、意识、姿态、能力及知识)培训的机会和平台。其最终目的是在社会人员重新学习时候,使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课程,并使他们能够重新迎接挑战、积极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因此,该项目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并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上,别具特色(见表4)。
5.创业教育与扶植创业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帮助创业的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热情,目前日本已开展创业教育的各高校,普遍将所实施的创业教育同积极扶植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扶植创业通常以两种方式进行:
表4庆应义塾大学的培养地域创业能力的研修课程
第一组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第四类 |
题目: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
退职的意思决定(打算向公司辞职) |
发挥哪些特长进行创业 |
警惕创业“陷阱” |
创业所需的动力
|
第二组 |
题目:创造销售额;创造利益 |
创业中的市场教材:《面包厂》第一章开业计划方案 |
创业中的市场
教材:《面包厂》
第二章经营计划
|
市场与会计综合演练1(在当地开办面包厂)
|
市场与会计
综合演练2(在当地开办面包厂)
|
第三组 |
题目:企业的成长、创业者的成长企业初创与创业者 |
企业初创与创业者案例:多客易客有限公司(2005)
|
地域创业者的战略与组织案例:滨松奥卡民咖喱饭店
|
调动人的积极性(1) |
调动人的积极性(2)
|
资料来源:庆应义塾大学网http://www.kbs.keio.ac.jp/mb/101.html
(1)本校设立的专门指导机构和创业基金。
许多高校都设立了扶植学生创业的专门指导机构———创业援助部门,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创办风险投资企业的“创业后援基金”,以解决学生创业之初缺少启动资金的后顾之忧。
例如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通过1990年建立的“湘南藤泽学园(sfc)”构筑起了创业教育与扶植创业的联动体制。sfc的具体实施机制,就是有创业志向和对创办风险投资企业感兴趣的学生,通过选修由sfc的教授和从事实务者共同开设的“创业者概论”课程,同与sfc有着密切联系的风险投资企业家建立联系,在授课的过程中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实际参与制作商业策划项目,并在课程结束后由教师们推荐参加面向全校学生的商务创意大奖赛,以便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创业后援基金的资助,使创业教育与创业援助形成了有机的结合。
(2)对校友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不少高校还充分利用校友和毕业生这一宝贵资源,通过校友会、有所成就的毕业生组建的援助团体或基金,将创业教育与扶植创业有机结合起来。比较典型的有庆应义塾大学的“三田会”和东京工业大学的“藏前风险投资咨询室”等。
以庆应义塾大学毕业生为核心结成的支持风险创业的创业援助组织———三田会,目前约有会员80余人,除了积极举办创业讲座,会员积极参与讲授创业课程,为准备创业的人建言献计、帮助制作项目规划书等之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由会员出资成立了投资机构专门负责对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进行资金援助。
而东京工业大学的“藏前风险投资咨询室”,是该大学与作为其同窗会的藏前工业会于2004年5月17日联合创办的。设立该咨询室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已活跃在社会上的东京工业大学校友,对该大学进行的风险创业及毕业生中准备创业者,或已经创办风险投资企业者,给予从经营到技术、制造、营业诸方面的指导答疑,直至帮助其获得事业成功。
事实上,作为与东京工业大学创业教育及风险创业有关的组织,在该大学“产学联合推进部”的支持下,早已成立了“财团法人理工学振兴会”、“孵化器中心”及“风险投资创业实验室”等。但是,这些组织只是给同该大学直接相关联的风险投资创业提供较为完善的支援体制,而对于校外人员利用该校所拥有的技术创办的风险投资创业以及该校毕业生创建的风险投资企业,却缺乏应有的支援体制。“藏前风险创业咨询室”就是应对这一需求而成立的。它以志愿者为中心,目前已有90多名校友作为咨询顾问在咨询室登记。这些志愿者校友活跃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除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外,还有大企业的经营经验者、创业经验者、风险投资创业咨询师、专利代理人、律师、注册会计师、银行职员等。这些校友顾问,每周的一、三、五下午负责在咨询室接待、解答相关咨询问题(见图4)。到目前为止,该咨询室已经为70多个风险投资项目提供了支援帮助。不仅如此,2008年以来还举办了包括创业支援讲习会、创业竞赛在内的多项大型援助活动。
二、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尽管近年来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较为规范的运作体系,但是,上述机构在调查中,也发现了日本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些问题与课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需要在更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大和总研”调查报告指出,同美国等先行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相比,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在专门课程的设置数量方面,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尽管目前日本高校总体上已开设了928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但这仍不及美国的1/5———美国高校目前已开设了近5000门的相关课程。而且,在日本已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中,有超过了半数以上的学校仅设置了1~2门的创业课程。在设置与创业有关的专业课程或专业方向方面,日本也不及美国的1/16———日本目前仅有30所高校,而美国已多达500所院校。
2.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教材体系,以便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和总研”调查报告同时还指出,目前日本高校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用于实施创业教育的专门教材;多数学校是将创业相关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而列为必修课并将学生所修学分纳入学生毕业所需总学分之中的学校并不多。特别是,能够应对各类、各层次以及不同学科学生的需求,从基础、技能训练到实践应用各个阶段都设置了相应创业课程的院校则非常少。而从整体上讲,日本高校目前实施的创业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些都影响到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3.需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通常理解创业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创业人才,目标的达成与否取决于所培养的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对此“日本インテリジュントトラスト”的调查报告指出,在校学生普遍缺乏或根本没有社会经验,进入社会初次创业遇到失败在所难免,而且仅依靠所接受的大学教育也难以应对创业和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所有课题。尽管目前创办起自己的企业的成功创业者依然是少数,但接受了创业教育的学生们在就职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而得到了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和肯定的例子却不少。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似乎并非是单一的。该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传授学生开展创业所必备的知识和虚拟的创业体验、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才应当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由于各高校对此还没有达成共识,这种状况将影响创业教育的推进。因此,在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作用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4.确立评价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评价手段和体系。
随着日本的国立大学普遍实行独立行政法人化,对大学教育效果的评价也成了包括法人化国立大学在内的所有大学的重要课题。在创业教育的学术价值至今尚没有得到各界充分认可的情况下,最为重要的,是要在进一步明确企业家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的同时,确立创业教育的原则性评价体系,以便使社会各界能够正确认识和测定创业教育的基本效果,使高校所实施的创业教育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对此,“大和总研”的调查报告认为,作为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自主创业所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能力的培养状况;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等社会组织认为必要的“入门门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与培养状况;作为经营学课程体系中一项基本内容———实习训练完成的情况。
5.应尽快建立起校际联系通道,互通创业教育信息。
“大和总研”的调查报告指出:与美国、加拿大等先行实施创业教育的国家已在各高校之间建立开展创业教育协作、开展有关信息交流、相互交换教材、联合开展教学法研究以及相互承认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取得的学分等相关制度相比,目前日本高校进行的创业教育,还基本上停留在各个高校各自为政的水平上。
6.必须以经营学科为中心,促使创业教育在所有学科范围内开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日本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都是以经营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为核心来承担创业教育相关的教学任务,而具备跨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管理机制的高校却很少。这样,不仅增加了各高校所属的经营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教学负担,而且也使创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针对性,例如,对于已学习了经营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为将来创办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作准备的学生,与起码的企业经营基础知识也没有学习过的学生,学校往往只能提供同样的创业教学课程。报告建议,各高校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求,按照“入门篇”、“理论篇”以及“实践篇”等实施有区别的创业教育。
7.外聘教师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创业教学的实际需要。
由具有创业经验又拥有学识者为学生们生动地讲授创业课程,从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这个意义上讲,这是非常有效和实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此外,对于外聘教师(创业经验者)而言,进入校园与学生交流,不仅可以提升所属企业的知名度和潜在价值,还可以借教学的机会为所属企业物色新的员工,同时也为学生毕业求职增添了新的途径。可以说,外聘教师参与创业教学活动,对于高校、选课的学生以及外聘教师本人都是一个互利的机会。但是,上述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由高校既有教师以外的社会外聘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授课的科目,还不及已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所开设的创业课程(包括本科和研究生)的四分之一,不能满足潜在的需求。“大和总研”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外教师的聘请基本上依靠外聘教师个人的人脉关系来联系。因此有必要扩大外聘教师的规模和招募联系的渠道。
三、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应当说,在高校中广泛地开展创业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本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本国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十分重要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课题,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和建议:
1.建立全国性的创业教育信息交流平台。
(1)创设全国性的大学、大学院的创业教育论坛。
2008年10月由京都经营管理大学院、三菱ufj、日本经济产业省及日本风险投资学会联合在京都大学举办了“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投资资本教育论坛”,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原本定员100人的会议,结果前来与会者达到了137人,表现出各界对获取创业教育相关信息的渴望程度。
为了应对这一需求,改变目前日本各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大和总研”提议建立一个以扩大创业教育规模、扩大受众面、进一步充实教育内容、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信息为目的,由所有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及其授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风险投资企业相关人士共同参与的全国性“创业教育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在此基础上,各地方也可根据情况定期举办本地域的相关信息交流会,以便及时发现和收集相关信息,使信息交流做到实时和有效。
(2)开设全国创业教育网站。
该网站主要为上述论坛的成员提供下列信息,并且做到信息共享:①创业教育手册(实施学校、师资队伍、授课形式、授课内容和特色及其他);②外聘师资名录;③教材、推荐图书、案例等的介绍;④典型事例介绍;⑤接受实习企业的信息;⑥商务策划、创业竞赛等的信息;⑦全国大会、地区信息交流会、授课观摩等的信息;⑧其他相关信息。
(3)编辑、发行创业教育手册。
就是将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情况编辑成册,并在网站上公开发表供学生查阅,尤其是为高中生日后选择自己期望能够接受创业教育的高校提供参考。
2.扩大聘用校外教师的规模。
建立外聘教师后备者通讯录,即将参加前述论坛讲演的人员,作为外聘讲师候选者,将其相关信息制作名录,并挂放在创业教育网站上,供论坛成员共享,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展外聘教师的规模。这样,就可以使没有渠道煞费苦心地想要招聘教师的高校有机会可以从众多的备选人才中挑选出适合本校课程的教务人才。
“大和总研”同时还建议要充分利用“新商务协议会”等拥有众多企业家的团体进行校外教师的招募工作,以便为那些有足够的创业经验但缺少受聘机会的实务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应聘机会和渠道。
3.实施教学法的研修活动。
目前在日本高校中,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要么是缺乏创业经验的高校教师,要么是缺少教学经验的校外兼职人员。尤其是这些兼职教师,由于原本非教学研究人员,而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因此,他们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授课或讲座时,往往是按照自己既有的方式来进行,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此,有必要开展教学法的研修活动。
相关研究认为,可以组织前往创业教育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美国高校进行实地观摩、研修和开展教学经验交流,这将有助于提升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本国内召开先进学校的授课观摩会、开办教学示范讲座,并开展评价方法的研究。具体的做法,就是成立一个由有识之士组成的委员会,选择一所或几所正在实施的有领先意义并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示范性大学,从其中挑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精品讲座作为示范讲座,供各高校观摩学习。这些示范讲座,在接受上述论坛支援的同时,还要通过网络向论坛成员单位的参加者传递创业教育的最佳示范课程等,为确立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而努力。该委员会还要对每个示范项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展开讨论。
4.制定创业教育的中长期规划课题。
(1)建立一贯制的英才教育体制。
要想产生出像谷歌、微软这样的世界顶级风险创业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出创办这类企业的精英创业者。为此,有必要建立一贯制的英才教育体制,即在初中、高中就开始设置创业者教育课程,在大学、研究生院则设置特殊的专门课程。
(2)开展创业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创业教育的效果,以及为今后制定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并对选修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毕业后的就职状况和创业意识能力方面的情况展开跟踪调查。
四、几点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上述考察,我们认为,日本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经验,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创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实施创业教育的氛围和环境。首先,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以及制度建设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扶植。其次,高校自身要有积极性,应当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的知识教育体系之中统筹安排,把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设计课程和教学计划以及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培养未来的创业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最后,就是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使他们关注创业教育,投身创业活动,自觉地成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和受益者。
2.建立多样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文理兼融、专兼职合理配置的专业师资队伍。
要想使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尽快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吸收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开发一套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合我国高校发展实际的创业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课程建设上,我们既要注重创业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又要关注创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并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开设多层次的各具特色的专门课程。同时,还要将讨论、练习、模拟训练和现场见习贯穿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业激情。根据日本的经验,各高校还应着手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实施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并建立一套特殊的教学系列(包括职称和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体系;鼓励各学科之间,特别是企业管理、经济经营学的教师同工程学、医学和农学的教师展开交流与合作,聘请优秀毕业生和创业成功实践者做兼职教授或讲师,作为创业指导教师为在校学生传授创业经验。
3.建立与高校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创业实践活动联动体系。
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从日本的经验来看,首先要建立可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基地(或场所);其次是要建立创业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机制,从学生选学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开始,到进入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展开实践活动(包括投标项目、设计具体实施方案、论证考评答辩、具体实施,到最终成果的验收),建立起一系列的严格评价考核制度,从而使创业教育收到实效。
我国高校可通过两个路径来实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一是根据我国高校已有的传统和经验,在原有的学校实习工厂的基础上,建立创业实践活动基地或园区,同时建立公共实验室方便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二是实行校企联合,在社会上选择一家或几家适于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企业,在其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或园区,并将学生的学业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开展创业的实践活动创造环境、提供平台,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的创业问题,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毕业后尽快步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株式会社大和总研:平成20年度大学大学院における起业家教育实态调查报告书(2009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委托调查。
2.株式会社日本インテリジュントトラスト:“大学等における起业活动の总合的推进方策に关する调查研究”报告书(2007年9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委托调查。
3.太田肇:ベンチャ?企业の「仕事」脱日本的雇用の理想と现实,中公新书(2001年1月版)。
4.土井教之:ベンチャ?ビジネスと起业家教育(关西学院大学产研丛书),御茶ノ水房(2002年6月版)。
5.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19年度学校基本调查速报”(2007年8月)。
6.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大学等发ベンチャ??现状と课题に关する调查2007~08”(2009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