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
———来自广东高职院校的分析
□ 杜海东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摘 要:对于目前国内高校空前发展的创业教育来说,努力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结构合理的创业教育模式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在对创业教育兴起的核心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指导框架,并进一步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做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创业教育;理论框架;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杜海东 (1971—), 男,吉林白城人,讲师。
基金项目:广东省 2008 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151064007000002)。
本文摘自:辽宁高职学报:
“创业教育”的概念是 1989年 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的。1998 年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 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同年我国教育部公布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随后几年,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迅速兴起。
然而,相对创业教育实践进展而言,相关理论研究明显滞后,这导致多数高校缺乏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国内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对于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对于创业教育意义的论述。一些院校虽然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大赛等等,但很少有一个关于创业教育完整的教育模式。在我们所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关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木志荣博士的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一文总结得相对全面。它提出了包括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创业者联盟五个部分的创业教育体系。但这一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所指向的创业教育理念尚不明确、学校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位以及资源能力等因素没有考虑在内。可见,国内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缺乏构建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指导框架。对于目前空前发展的创业教育来说,厘清对于创业教育正确的理解,努力构建一个科学、系统、
结构合理的创业教育模式理论分析框架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二、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
创业教育模式,或者说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有系统的思考,而不是单纯地开设创业课程或举办创业大赛。系统思考包括如下主要因素:秉持何种创业教育理念、学校的定位以及其现有的资源能力。
1、创业教育兴起的核心原因
研究创业教育,应该从创业活动热潮兴起的深层原因开始。近二十年,我们的社会发生了转型,原工业社会中组织管理的重点是稳定性、连续性和秩序性,强调计划、控制、金字塔结构和官僚体制。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爆炸式增长使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技术变革和创新速度加快。组织学习、价值创新等工作思路告诉人们:速度、创新、把握机会的能力、变革、超越自我才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伴随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速度、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造就深层次的竞争优势,需要鼓励人们在行动中融入创业精神。如今全面开展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该解决或促进解决这个问题,即创业教育的结果应该使学生主动创新、快速行动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得到增强。这也应是创业教育全面兴起的核心原因和意义所在。
2、三种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促使学者们就如何展开创业教育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然而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做法还没开始就已变成了美好的愿望。再有,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似乎成为国内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依据,然而这又与前述创业教育兴起的核心原因不完全一致。在没有清晰的创业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国内高校快速建立起来的创业教育的模式 (体系) 就会存在问题。因此,创建创业教育模式,首先要从创业教育的理念出发,理念回答了创业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提供给学生什么价值等核心的问题。
根据国内外有关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本文总结出三种创业教育理念:理念一,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其思考变革、主动创新、敢于冒险和快速行动的创业精神;理念二,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的技能教育,培养其把商业机会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创业技能;理念三,创业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又是技能教育,即同时秉持理念一和二。高校构建和发展创业教育模式,首先要确定自身秉持何种创业教育理念。
3、学校定位与资源能力
美国很多大企业喜欢把员工和经理人员派到百森商学院,希望他们在那里获得更多的创业精神,拥有创业方面的理念和思维,以使大公司也同样具有小企业一样的灵活性和创业的精神。作为全球创业教育著名高校,百森商学院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即百森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而与之不同的是哈佛商学院,他们希望接受其创业教育的学员日后能成功创办自己的企业。不同的定位使两所学校在招生市场和业界树立了鲜明的形象。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针对 1200 所高校的研究表明:高校正在对其自身进行定位,并针对定位,对其提供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学校形象进行设计,并通过有效的传播,在特定范围内的预期考生和业界占有一个独特的形象。“独特形象”一旦形成,学校在招生市场和业界将建立优势。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定位,也影响其对创业教育理念的选择,进而影响创业教育模式的建立。
创业教育模式建立的又一个限制因素是学校整合创业教育资源的能力。比如,因为缺乏创业教育师资和创业教育研究,我们就无法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创业孵化;由于缺乏校内商业环境和办学资金,我们就无法建设创业“一条街”,给学生提供系统真实的创业实践设施等等。创业教育模式的如何构成,受到学校资源能力因素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创业教育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其从理念和定位出发,受资源能力限制,因此也将随理念、定位和资源能力的改变而改变。基于上述主要因素,构建出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实证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成功的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给出了清晰的回答: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构建或参与构建工作世界的能力。前者是面向现有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后者则是面向未来的创业能力。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的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省教育厅,正在积极筹备广东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便更好地推动广东创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广科院) 基于前述创业教育理念、学校定位以及学校现有创业教育资源能力构建了自己的创业教育模式 (体系)。广科院的创业教育理念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精神,同时也训练少部分具有创业意愿和商业潜质学生的创业技能。这样做一是基于前述创业教育兴起的核心原因,二是回应国家目前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广科院采取中间定位,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广科院的创业教育资源也成为下述模式构建的重要因素,比如我们不具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的条件,于是我们的创业实践环节采用了迷你创业园的模式。整个创业教育模式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由创业课程、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孵化构成的创业教育主体,二是由创业大赛、创业辅导与咨询、创业论坛构成的创业教育辅助体系,三是进行创业研究,构建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
该模式中各部分的功能和进展情况如下:主体中,从创业课程到创业孵化,逐步递进;从创业精神到创业技能逐步加强,惠及学生数量从少到多。目前广科院已在其经管类专业 4700 名学生中开设了创业技能、创业启动、创业营销、创业融资和社会创业五门必修课,并做为创新与创业素质模块纳入新教学计划。创业模拟部分通过实训室创业模拟和企业经营管理模拟软件来实现,这部分侧重训练学生的创业技能。广科院的创业实践部分是通过学生分组在学校商业街内建成的迷你创业园来进行的。通过迷你创业园创业模拟,学生可以实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模拟实训之后真实的创业实践。迷你创业园借鉴“格子店”的商业模式,用 60m2 的场地,设计 250 个微型商铺,可以让学生分组体验商业项目的选择,训练客户意识、团队合作、营销沟通能力等创业技能,也在经营过程中增强创业精神。很多院校没有资源建设“创业一条街或整栋大楼式的创业园”用于学生创业实践,这一创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它惠及学生的数量还远远多于前者。创业孵化是最高端的部分,针对少数具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进行筛选,对于有市场前景、有优秀团队的学生项目,准入孵化园 (160m2 场地)。孵化园提供免费办公设施、公共秘书服务、创业政策咨询、商业化辅导与营销支持、雇用劳动合同范本、注册与税务咨询服务、外部投资的联系与资讯等。待取得盈亏平衡,即离开孵化园。
辅助体系中,创业大赛每学期一次,发挥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训练参赛学生的创业技能。创业辅导与咨询也是常设教学项目,每天安排值班老师,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开办公司的技能。创业论坛每周一次,学生针对经营管理问题、商业项目、创业想法等议题进行自由辩论,目的也是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创业研究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其他学科一样,研究是教学的基础,不但为教学提供新内容,还为教学提供新方法。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工作主要靠学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过探索创业活动与创业教育的规律,获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本文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指导框架来源于理论分析,也在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中得到运用。但由于实证院校的数量单一且实践时间短,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还属初步探索,在此衷心地期盼更多的同仁,共同研究适合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以推动创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2]张玉利,等.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3]杜海东,等.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选择的新视角—目标市场和顾客观念[j].科技创业月刊,2008,(3).
[4]李洁.从美国四所著名大学的创业教育谈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中国青年科技,2005,(4).
[5]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