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j9九游会登录

>> 返回j9九游会登录首页

 

 

《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引言

(曹胜利  高晓杰 执笔)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2006年年初,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当代中国,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更需要培养创新意识,更需要推崇创业精神。因为国家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及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能力,越来越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能力。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高等教育的努力。新的形势需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不仅能够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并且能够积极自主创业,成为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同时,还要勇于拼搏、奋发有为,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急需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创业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创新,大力推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时代”已经来临。

一、创新与创业

科学研究必然要求从最基本的事实阐述与问题界定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也不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当代广泛出现的创新和创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明确什么是创新与创业,这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基础。

创新与创业的含义、概念不同,语境、语义也不同,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

汉语词典对“创新”的含义解释为破除旧的,确立新的。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创新”概念的界定是: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起来,并引入新的生产体系。20世纪末,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创新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普遍认为,创新是人类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凭借个性直觉,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颖而独特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提出新概念、新知识、新价值等。现代社会人们的各种创新活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创新理论成为一种经济发展观。

我国《辞海》将创业定义为“创立基业”,指开拓与创立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它强调的是开端的艰辛和困难,突出过程的开拓与创新意义,侧重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成就和贡献。

美国创业学领域的泰斗杰弗里?迪蒙斯在《创业学》中是这样表述创业含义的:“今天,创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创建企业的概念,而是把各种形式、各个阶段的公司和组织都包括进来。”“创业不仅能为企业主,也能为所有的参与和利益相关者创造、提高和实现价值,或使价值再生。”他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创新与创业的含义,虽然外延不尽相同,但其内涵的表述是相当一致的。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创新”与“创业”的研究界定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创新是一种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的实践行为。是行为主体为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新的机遇与价值的团队行为。这些定义的特点是将“创新与创业”归属为“创新实践”,并在这个框架范畴内研究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高科技的创新创业活动。

本课题组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业就是开创新的事业,同时也包含公司内部创新和创办新的企业。所以,创新创业本质上就是在新的生产函数中再加入建立新的组织变量。技术创新加建立新型的组织,就是创新创业。创新与创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两者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没有创业作为载体和实现形式,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必须创业,创业也必须创新。因此,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过程,必然表现为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即创造新的伟大事业的过程。

二、创新与创业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路,首先萌发于美国,现在已在全球兴起。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高新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广泛应用结合在一起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可谓内容丰富、层次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介人主题,有不同的研究视角。

有些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概念,对创新教育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培养创新人才等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另一种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一种能力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专业。对创业教育的界定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企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即创业者;另一种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事业心及开创能力的人,这实际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可以看出。无论从广义上说,还是从狭义上讲,两者的概念都是有交叉、重叠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而造成的概念表述上的区别。

有的学者认为,既然创新和创业在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有交集,因此,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合也是自然得。两者都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当然,两者也有差别,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素质发展的总体把握,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更看重的是如何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但实践中两者的共性要远远大于其个性,从广义而言是高度一致的。

本课题组经过探讨认为,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两个不可割裂的教育理念,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看,二者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管两者提出问题的时间先后与角度不同,但都是新时代提出的历史性课题,都是我国大力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交叉、密集、重叠,互相包含,从集合的视角看,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加以推进是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统一的系统。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行为主体,从生存与发展的命题,从“知行统一观”的角度看,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研究,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人为将创新与创业教育割裂开来并不科学,在实践中也难以操作,且易出现偏颇。因此,将我国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活动统一整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视角、新实践,更能科学引领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叉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从狭义上讲,它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倡导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新指认,而且是具体的,真实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实施的新指认。因此.它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特有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以及能力训练程序,有着明确的教学导向与培养目标,是关于培养新时代创新刨业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的系统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我们从教育理念层面上,要面向全体学生,讲清为什么创新创业素质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创新创业素质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取向是什么,以帮助大学生普遍树立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从而产生立志创新创业的内在冲动。在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同时,报效祖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从知识技能教育层面上,要讲清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对自主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掌握进行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实施教育层面上,必须与原有专业教育相结合,在第一课堂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并在第二课堂或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等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副业教育学院,以新专业设置来培养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以帮助有成熟项目或专利发明的大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事业单位。从而逐步推动社会以创业促就业新格局的形成。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中逐渐展开,并受到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我国大学在实践中一些内在规律还没有被我们完全认识。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刨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型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是比较尖端的课题。如果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刨业教育是21世纪等同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高度来认识,它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更是不容置疑。从而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创新的空间,特别值得重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委托,在调查、总结各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基础上,组织撰写了《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撰写本发展报告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发展剖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阶段性地总结我国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以及探讨我国发展刨新创业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希望本发展报告能够对各地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所启示,也能为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提供决策咨询信息,并为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一些前期资料准备与相关政策研究。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志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朋友们、同志们、老师们,共同参与到这项极有意义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j9九游会登录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