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努力推动各级各类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省教育厅厅长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王柯敏
今天,我们召开 2014 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 2014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13 年度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 2014 年度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13 年教育工作回顾
2013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系统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和系统自身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始终坚持在发展中破解各类教育难题,在发展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基础教育方面,全面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共投入 29 亿元,新增幼儿园 4407 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升至 69.2%,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 31.05 亿元,建成合格学校 1456 所;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新认定省特色高中 3 所,普通高中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建设稳步推进。
职业教育方面,新增 31 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新立项 8 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5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及一批示范性特色专业、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圆满完成“十二五”省级重点项目布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调整到位的 173 个中职和410 个高职专业实现了对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全覆盖,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
高等教育方面,完成长沙师范学校升本工作,协助教育部完成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等 3 所民办高校和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升本前期考察;专业和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增设本科专业点 87个,新增 2 个省重点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行列,入选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618 个,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项目数均位居全国前列;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 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 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单位 1 个,6 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示名单,排全国第 5 位;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增 4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 个,居全国第 3 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3 项,居全国第 7 位;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1 项,居中部六省第 2 位;产学研成果丰硕,全年累计开展产学研项目达 6000 余项,预计新增产值近千亿元。
民办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157 所民办学校获得了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完善了全省民办学校年度办学情况评估结果逐级汇总公布制度,完成了省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中期督查和申报评审工作;申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试验区和实验项目通过率达 100%,居全国首位;组织开展“湖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被教育部作为唯一的省级典型向全国推介。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补贴制度,对两个连片特困地区 9 万多名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教师,按每人每月 300~700 元的标准发放津贴,其中泸溪、凤凰等县的最高标准达到了 1400 元 / 每月,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安心从教、终身从教,人民日报等央媒深入报道了我省的做法,教育部 2 次在有关会议上推介了我省的经验。通过特岗计划,为 74 个设岗县招聘教师6011 人;实施“国培计划”,培训各类教师82196 人,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率先在国培、省培计划中实行差额遴选制和末位淘汰制。
教育信息化方面,超额完成“三通”年度建设任务,实现了 3482 个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华容县“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机制创新试点取得成功“,对中西部地区具有借鉴意义”。职业院校基本实现普遍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学和管理,推动了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在全国“率先进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普通高校网络空间教学改革进展明显,已有 14 所高校全面启动网络空间建设与教育教学创新。
(二)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对我省承担的 7 项国家改革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遴选了 40 项新的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改革试点工作由全面启动转向重点引领阶段。
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在全省推广了岳阳君山区许市中学、永州冷水滩区马坪学校等典型做法,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制度,首次引入企业参与和社会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始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管方式的转型。推动高校内部管理改革。在11 所普通高校启动高校章程试点建设,31 所本科院校完成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实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成了株洲和常德两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全面推行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评审。强化教育督导。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约谈制度。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实现了覆盖全省中小学校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大胆探索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学校督导评估网络空间”。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全国唯一的省份,我省启动了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新突破,核准湖南中医药大学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合作办学,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设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成为我省第一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三)教育民生取得新改善。围绕师生关心、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教育民生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资源,统筹使用,提高了效益;全面启动了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工作;16 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认定;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 19.96 亿元推进学生食堂建设,制定实施了解决学生食堂强制搭餐等问题的工作方案,收到了初步成效。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新增特殊教育学校 8 所,招生 2240 人;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工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积极实施“幸福留守学生工程”。维护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规范,减少了加分项目、分值,规范加分对象资格认定,率先出台和实施异地高考方案,及时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对象办理高考补报名手续,有效保障了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权益。实行“阳光招考”,举办了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开放日活动,多家媒体进行了全面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全年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项目)14 项,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免学费资金和生源地贷款金额 25 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23 万人次,确保了无一人因贫失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建立了纯农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实施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制度,通过实施“一对一”帮扶、就业指导培训、岗位推荐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实现了“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毕业生平稳顺利就业。推动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化解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运营困难工作方案,协调推动 6 所高校完成处置工作。强化教育收费重点监控。健全了教育乱收费问题通报和责任领导约谈制度,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学校的责任,据教育部统计,2013 年我省涉教信访举报比 2012 年减少 54.2%,是降幅最大的四个省份之一。
(四)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关键,健全各项制度,加强自身建设,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抓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取得了“两个唯一”成果,即厅委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 4 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所制定的整改方案被省委活动办作为全省范本印发,均为省直单位唯一一家。建设全省教育阳光服务体系。按照“公开透明、准确及时、便民利民、因地制宜、廉洁高效”的原则,率先在全国以省为单位统筹推进教育阳光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整体预算。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对教育业务专项进行清理整合,业务专项数量减少 40%左右,经费安排重点更加突出,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强化高校巡视工作。创新巡视工作方法,实行“三个不固定”,即被巡视单位不固定、巡视人员不固定、巡视时间不固定。全年共巡视高校 21 所,发现各类问题 109 个,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149 条。维护教育大局稳定。做好原民办教师上访、民办学校违规办学等问题的应对和处理,在全国率先开展“平安高校”和“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建设,引导各地各校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确保了教育大局稳定。
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在座的同志们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事业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与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教育投入与事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穷省办大教育的基本省情依然没变。受财力限制,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教师待遇总体偏低,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较低。二是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特别是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尖锐。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入园难”、“择校热”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增强。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义务教育教师配置还不均衡、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短缺,高等学校高素质人才不足,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四是教育系统自身执行力还有待加强。教育政令不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在个别地方和学校还比较突出,省里的一些决策没有很好地落实,等等。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并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安排了全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任务。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袁贵仁部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周密的部署安排。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精心谋划、全力推进我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刻认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建国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同时明确到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表明教育现代化要先于国家现代化 30 年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高屋建瓴的统摄作用。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湖南这样一个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均衡的教育大省来讲,要在不到 7 年的时间内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更加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如果我们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同时也要认识到,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与外部的大环境、大气候密切相关。过去抓的一些教育改革之所以难以推动和深化,甚至最终不了了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部的大环境、大气候不配套。当前,中央和省里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教育改革所需的外部政策配套和制度支持将成为现实,这将为教育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大环境、大气候。这是教育发展历程中一次崭新的历史机遇,谁不能抓住这次机遇,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在竞争中淘汰出局。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全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准确把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内涵。过去讲教育管理,现在提教育治理,看似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是教育领域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到组织结构、制度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很大程度上讲,是要革我们自己的命。教育治理包括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两个方面,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主要包括三个要素:首先是完整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协调有效的组织体系和保障组织体系灵活运行的机制;再次是能够有效解决教育领域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治理能力。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要求有两点。一是建立协调有效的组织架构。就是要按照事与权相匹配、权与责相一致的原则,分别明确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在教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三方主体协同联动“共治”教育的格局。既要完备三方主体之间的组织架构,也要完备同一主体内部的组织架构。在政府层面,要完善政府统筹发展教育的职能,理顺教育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协调机制,畅通本级教育部门与上、下级教育部门的纵向连贯机制,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本位主义、部门利益等突出问题。在学校层面,要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二是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安排。最核心的制度就是实行管办评分离。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管理中,政府既是办学主体,又是管理主体,还是评价主体,自导自演,自说自话,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方主体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协同互动的治理体制和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政府管教育,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掉;学校办教育,落实办学主体地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行使权利、独立承担责任;社会评教育,即教育质量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当然,这种分离是相对的,是分工基础上的互动、协同,而不是绝对的分立。
(三)认真落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就教育行政部门来讲,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方向。现代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伦理塑造。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当前的重点任务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二是深化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建设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现路径。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在教育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发展活力。三是促进公平。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运行的基本目标。要用教育公平的尺度重新审视体制机制,重新评估政策措施,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提高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四是推动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契机,引导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增强办学活力,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重点要抓好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内涵式、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五是转变职能。政府是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省教育厅来讲,我们将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关于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文件规定,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放给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放给学校、放给社会,把工作职能集中到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标准建设、合法性监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办学活动的干预。从 2014 年起,省里将逐步下放高校用人自主权、职称评审权,扩大市、县级政府在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统筹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运用“负面清单”方式,推进自身的简政放权步伐,给基层学校松绑。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放权不是放任自流,放了之后更要加强对学校办学活动的合法性监管,防止“一放则乱”。教育督导是教育监管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强化督导工作,构建完善集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就各级各类学校来讲,要发挥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办学能力。学校是教育的“细胞”,只有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教育这个组织才会有生机。一是要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重点是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内部运行机制。这里要指出的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同样要体现职能分离、机构分设、监督制约的要求。目前,个别学校存在纪委书记直接分管基建、人事等工作的现象,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违背了现代治理的基本要求,诸如此类的错位、越位的做法,应当及早纠正。二是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在法律法规的规则之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出现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手段和规定。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补课、乱收费、强制搭餐等问题,就是某些学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的体现,希望引起大家的警惕。今年,省教育厅将加大这方面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三是要坚持面向社会办学。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尤其是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紧密对接社会需求,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关于 2014 年的重点工作
关于今年的工作,我们已在会上印发了工作要点讨论稿,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这里,我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进综合改革,是今年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改革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推进,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认真落实各项教育综合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出台的《决定》实施意见对全面深化我省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了具体部署。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 7 项重点任务。应当说,改革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抓紧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真正把国家和省委确定的蓝图落实为我们的具体行动。一是要全面梳理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对每一年度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都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要求。二是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每项改革任务的牵头负责机构和人员,落实责任,有序、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要完善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督查检查,抓好跟踪督办,定期开展评估,及时调度改革任务进展情况,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抓紧制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贵仁部长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极其紧迫、极其复杂、极其重要,也必须极其慎重。国家将于近期出台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实施意见。当前,重点是要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已专门成立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省里将按照国家总体方案和相关实施意见,结合湖南实际,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原则、目标、主要内容和逐年推进改革的任务,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具体年份和开展专项改革试点的项目、步骤及时间。各地各学校也要尽快行动起来,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及早谋划。同时,各地各学校还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有节奏地释放改革政策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百姓解读政策,组织专家、学者正面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不实报道,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在筹好经费方面,各地要紧紧扭住法定增长、新开辟的财政投入渠道、生均拨款标准这三个“抓手”,守住财政教育支出的底线,确保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 16%的比例不降低,确保本级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和财政教育投入总体水平不降低。在用好经费方面,要加大专项统筹力度,完善经费分配机制,突出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多做利民、惠民的大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在管好经费方面,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监督、审计与绩效评价,推行“阳光财务”。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推动“三通工程”和“三个课堂”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启动“湖南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名师空间课堂建设计划”、“湖南 mooc”建设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启动湖南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湘教云”建设,打造湖南教育信息化新品牌。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一是要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教育、绿色环保教育和法制教育,将德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德育内容序列。二是要积极创新德育形式。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校园内外的德育资源,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三是要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将德育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内容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积极主动地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线。要大力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自测自评情况抽查和督导。要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各类媒体、研究机构、课堂讲座等阵地的有效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适时开展全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督查。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中小学要深入推进以增效减负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积极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职业院校要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等院校要以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加强体育工作,一是要开足上好体育课,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二是要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三是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加强艺术教育工作,重点是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同时,要开展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体育、艺术 2 1”项目,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
(三)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全省教育系统要加大统筹力度,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标准化、均衡化发展。一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完成 200 所为民办实事项目园建设,研究制定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保教质量示范幼儿园创建。二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 1000 所以上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和条件改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调研起草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争取尽快出台,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资源的配套建设工作,努力化解城市学校大班额和入园难问题。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对省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与办学行为的监管,指导省特色高中以协作体形式开展交流研讨。四是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深入推进随班就读试点,探索对特殊“三类”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形式和途径。
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适应型发展。一是筹备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配套专项规划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制定实施《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加强过程监管和建设引导,推动市、县和职业院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全省职业教育骨干体系。三是对接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科学调整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启动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经常性协作对话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推进建设技能强省。五是探索高职院校联合省级以上示范性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六是发挥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快终身教育骨干体系建设。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创新型发展。一是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协调有关高校全面完成“985 工程”三期建设任务,支持启动实施“211 工程”新一期建设计划。继续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二是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启动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建设一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学位授权体系建设,开展授权审核、合格评估与动态调整;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促进研究生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培养。五是深化以改进科研评价为重点的高校科研综合改革,培育建设一批省级高校“2011 协同创新中心”,鼓励支持高校申报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项目。六是积极推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筹备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拓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化、优质化发展。重点是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着手构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扶持的政策体系。抓好省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指导各地加快本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推动民办学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一是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建立师德模范巡讲制度,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推动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继续实施好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和“特岗计划”,启动特殊教育、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三是深化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改革,积极稳妥下放高校教师职务评审权,研究制订中小学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和评选标准。四是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好中小学、幼儿园“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和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学者项目,遴选一批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培训基地。五是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芙蓉学者计划”、“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指导高校加强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建设。六是推动建立完善教师关爱体系,争取将连片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补贴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所有农村教师,启动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推进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对特困教师的救助和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科学、务实发展。实施好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出国访学和涉外办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设立湖南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委员会,推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予专业品牌课程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以孔子学院和课堂建设为依托,加强国家汉语教育与推广工作,继续办好“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靠市场、靠创业,但我们要搞好服务,要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采取重点指导、跟踪服务、专题培训等措施,做好纯农户家庭毕业生等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创业规划设计和创业项目孵化推介工作,鼓励扶持自主创业。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重点是研究制定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完善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积极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切实规范管理、使用学生资助资金。
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安全稳定无小事。各地各学校要坚持以建设促平安、以管理促平安、以机制促平安、以队伍保平安。一是要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人防、技防、物防在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民办学校的覆盖面,认真解决好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师生切身利益。二是要及时分析与排查高校招生、社会力量办学、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影响教育安全稳定的隐患,扎实做好应对预案制定与演练工作,从源头上阻断和减少安全稳定事故的发生。三是要认真落实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方面的防范制度和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学校及周边育人环境。
强化舆论引导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既是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良好氛围的必然要求。一是要认真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及时、准确解读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二是要突出抓好典型宣传,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出一批先进典型。三是要积极做好舆情分析引导,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尽早发出正面声音,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争取第一落点。
四、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改进工作作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饱满、更加务实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省建设。
(一)持续深入推进思想作风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厅党组近年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也是全省教育系统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通过近年来的思想作风整顿,全省教育系统党风政风、教育行风实现了明显好转。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思想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完成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以治散正风气、以治庸提能力、以治奢树形象,分重点、分阶段、分领域开展整治,坚决打好改进思想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确保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工作共识,提高行动力和执行力,为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良的作风保障。
(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厅委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较为扎实的成果,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落实向解决问题、兑现承诺深化,推动建章立制向配套完善、刚性约束深化,推动总结经验向探索特点、把握规律深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地方和学校,人员更多、范围更广,同师生直接面对、同群众直接联系,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尖锐和具体,各项任务也将更加繁杂和艰巨。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确保活动不虚、不偏、不空。要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是,各地各学校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建设阳光服务平台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省里 《关于加强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完成省、市(州)、县(市、区)、校四级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任务,用服务成效全面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
(三)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的要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特别是要在构建不能腐、不易腐、不敢腐的机制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巡视工作,切实加强对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效能监督,探索整合教育纪检监察、教育巡视和教育督导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行风监督体系;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规范权力运行,在开展项目评选、职称评审、招生考试、各类竞赛、督导评估、招投标等工作中加强廉政监督;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负面事件和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问责机制;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建立腐败案件及时发现、揭露和查处机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强化主体责任就是明确主要负责人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对其加加压、紧紧扣,使其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工作,不抓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意识。二是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纪检机关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既要严肃责任追究、坚决惩治腐败,也要注意实事求是,保护好干事的人。同时,要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打造过硬的队伍。执纪者先守纪,监督者受监督。三是党员干部个人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己。要坚定理想信念,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要加强道德修养,于细微处见精神;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守纪律就是要守住底线、有敬畏之心。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就是要勤政。李克强总理最近指出,廉政和勤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勤政实质上也是一种腐败。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崭新的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全省教育系统振奋精神、勤政务实、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在座的各位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主要负责人,既是本地本校改革的决策者,又是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必须振奋精神、勤政务实,切实担当起教育改革的重任。就像守盛书记所说的,领导干部要既吹冲锋号又递炸药包。一是要勤思考。抓好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思考,理清本地本校改革的总体思路、实施步骤以及推进措施,想好了再干,避免折腾和反复。二是要敢担当。要敢于担当负责,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大事不惧,难事不避,有力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三是要善成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已经明确了的改革盯住、盯紧,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同志们,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壮丽蓝图。让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开拓奋进,努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湖南全面建成教育强省而努力奋斗!
(此文系王柯敏同志在 2014 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一、2013 年教育工作回顾
2013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系统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和系统自身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始终坚持在发展中破解各类教育难题,在发展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基础教育方面,全面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共投入 29 亿元,新增幼儿园 4407 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升至 69.2%,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 31.05 亿元,建成合格学校 1456 所;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新认定省特色高中 3 所,普通高中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建设稳步推进。
职业教育方面,新增 31 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新立项 8 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5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及一批示范性特色专业、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圆满完成“十二五”省级重点项目布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调整到位的 173 个中职和410 个高职专业实现了对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全覆盖,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
高等教育方面,完成长沙师范学校升本工作,协助教育部完成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等 3 所民办高校和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升本前期考察;专业和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增设本科专业点 87个,新增 2 个省重点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行列,入选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618 个,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项目数均位居全国前列;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 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 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单位 1 个,6 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示名单,排全国第 5 位;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增 4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 个,居全国第 3 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3 项,居全国第 7 位;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1 项,居中部六省第 2 位;产学研成果丰硕,全年累计开展产学研项目达 6000 余项,预计新增产值近千亿元。
民办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157 所民办学校获得了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完善了全省民办学校年度办学情况评估结果逐级汇总公布制度,完成了省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中期督查和申报评审工作;申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试验区和实验项目通过率达 100%,居全国首位;组织开展“湖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被教育部作为唯一的省级典型向全国推介。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补贴制度,对两个连片特困地区 9 万多名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教师,按每人每月 300~700 元的标准发放津贴,其中泸溪、凤凰等县的最高标准达到了 1400 元 / 每月,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安心从教、终身从教,人民日报等央媒深入报道了我省的做法,教育部 2 次在有关会议上推介了我省的经验。通过特岗计划,为 74 个设岗县招聘教师6011 人;实施“国培计划”,培训各类教师82196 人,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率先在国培、省培计划中实行差额遴选制和末位淘汰制。
教育信息化方面,超额完成“三通”年度建设任务,实现了 3482 个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华容县“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机制创新试点取得成功“,对中西部地区具有借鉴意义”。职业院校基本实现普遍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学和管理,推动了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在全国“率先进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普通高校网络空间教学改革进展明显,已有 14 所高校全面启动网络空间建设与教育教学创新。
(二)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对我省承担的 7 项国家改革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遴选了 40 项新的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改革试点工作由全面启动转向重点引领阶段。
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在全省推广了岳阳君山区许市中学、永州冷水滩区马坪学校等典型做法,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制度,首次引入企业参与和社会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始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管方式的转型。推动高校内部管理改革。在11 所普通高校启动高校章程试点建设,31 所本科院校完成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实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成了株洲和常德两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全面推行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评审。强化教育督导。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约谈制度。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实现了覆盖全省中小学校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大胆探索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学校督导评估网络空间”。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全国唯一的省份,我省启动了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新突破,核准湖南中医药大学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合作办学,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设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成为我省第一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三)教育民生取得新改善。围绕师生关心、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教育民生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资源,统筹使用,提高了效益;全面启动了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工作;16 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认定;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 19.96 亿元推进学生食堂建设,制定实施了解决学生食堂强制搭餐等问题的工作方案,收到了初步成效。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新增特殊教育学校 8 所,招生 2240 人;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工作,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积极实施“幸福留守学生工程”。维护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规范,减少了加分项目、分值,规范加分对象资格认定,率先出台和实施异地高考方案,及时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对象办理高考补报名手续,有效保障了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权益。实行“阳光招考”,举办了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开放日活动,多家媒体进行了全面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全年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项目)14 项,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免学费资金和生源地贷款金额 25 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23 万人次,确保了无一人因贫失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建立了纯农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实施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制度,通过实施“一对一”帮扶、就业指导培训、岗位推荐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实现了“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毕业生平稳顺利就业。推动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化解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运营困难工作方案,协调推动 6 所高校完成处置工作。强化教育收费重点监控。健全了教育乱收费问题通报和责任领导约谈制度,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学校的责任,据教育部统计,2013 年我省涉教信访举报比 2012 年减少 54.2%,是降幅最大的四个省份之一。
(四)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关键,健全各项制度,加强自身建设,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抓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取得了“两个唯一”成果,即厅委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 4 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所制定的整改方案被省委活动办作为全省范本印发,均为省直单位唯一一家。建设全省教育阳光服务体系。按照“公开透明、准确及时、便民利民、因地制宜、廉洁高效”的原则,率先在全国以省为单位统筹推进教育阳光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整体预算。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对教育业务专项进行清理整合,业务专项数量减少 40%左右,经费安排重点更加突出,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强化高校巡视工作。创新巡视工作方法,实行“三个不固定”,即被巡视单位不固定、巡视人员不固定、巡视时间不固定。全年共巡视高校 21 所,发现各类问题 109 个,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149 条。维护教育大局稳定。做好原民办教师上访、民办学校违规办学等问题的应对和处理,在全国率先开展“平安高校”和“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建设,引导各地各校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确保了教育大局稳定。
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在座的同志们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事业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与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教育投入与事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穷省办大教育的基本省情依然没变。受财力限制,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教师待遇总体偏低,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较低。二是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特别是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尖锐。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入园难”、“择校热”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增强。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义务教育教师配置还不均衡、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短缺,高等学校高素质人才不足,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四是教育系统自身执行力还有待加强。教育政令不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在个别地方和学校还比较突出,省里的一些决策没有很好地落实,等等。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并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安排了全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任务。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袁贵仁部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周密的部署安排。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精心谋划、全力推进我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刻认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建国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同时明确到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表明教育现代化要先于国家现代化 30 年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高屋建瓴的统摄作用。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湖南这样一个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均衡的教育大省来讲,要在不到 7 年的时间内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更加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如果我们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同时也要认识到,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与外部的大环境、大气候密切相关。过去抓的一些教育改革之所以难以推动和深化,甚至最终不了了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部的大环境、大气候不配套。当前,中央和省里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教育改革所需的外部政策配套和制度支持将成为现实,这将为教育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大环境、大气候。这是教育发展历程中一次崭新的历史机遇,谁不能抓住这次机遇,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在竞争中淘汰出局。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全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准确把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内涵。过去讲教育管理,现在提教育治理,看似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是教育领域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到组织结构、制度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很大程度上讲,是要革我们自己的命。教育治理包括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两个方面,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主要包括三个要素:首先是完整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协调有效的组织体系和保障组织体系灵活运行的机制;再次是能够有效解决教育领域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治理能力。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要求有两点。一是建立协调有效的组织架构。就是要按照事与权相匹配、权与责相一致的原则,分别明确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在教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三方主体协同联动“共治”教育的格局。既要完备三方主体之间的组织架构,也要完备同一主体内部的组织架构。在政府层面,要完善政府统筹发展教育的职能,理顺教育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协调机制,畅通本级教育部门与上、下级教育部门的纵向连贯机制,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本位主义、部门利益等突出问题。在学校层面,要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二是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安排。最核心的制度就是实行管办评分离。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管理中,政府既是办学主体,又是管理主体,还是评价主体,自导自演,自说自话,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方主体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协同互动的治理体制和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政府管教育,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掉;学校办教育,落实办学主体地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行使权利、独立承担责任;社会评教育,即教育质量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当然,这种分离是相对的,是分工基础上的互动、协同,而不是绝对的分立。
(三)认真落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就教育行政部门来讲,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方向。现代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伦理塑造。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当前的重点任务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二是深化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建设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现路径。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在教育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发展活力。三是促进公平。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运行的基本目标。要用教育公平的尺度重新审视体制机制,重新评估政策措施,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提高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四是推动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契机,引导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增强办学活力,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重点要抓好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内涵式、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五是转变职能。政府是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省教育厅来讲,我们将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关于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文件规定,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放给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放给学校、放给社会,把工作职能集中到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标准建设、合法性监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办学活动的干预。从 2014 年起,省里将逐步下放高校用人自主权、职称评审权,扩大市、县级政府在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统筹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运用“负面清单”方式,推进自身的简政放权步伐,给基层学校松绑。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放权不是放任自流,放了之后更要加强对学校办学活动的合法性监管,防止“一放则乱”。教育督导是教育监管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强化督导工作,构建完善集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就各级各类学校来讲,要发挥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办学能力。学校是教育的“细胞”,只有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教育这个组织才会有生机。一是要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重点是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内部运行机制。这里要指出的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同样要体现职能分离、机构分设、监督制约的要求。目前,个别学校存在纪委书记直接分管基建、人事等工作的现象,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违背了现代治理的基本要求,诸如此类的错位、越位的做法,应当及早纠正。二是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在法律法规的规则之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出现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手段和规定。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补课、乱收费、强制搭餐等问题,就是某些学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的体现,希望引起大家的警惕。今年,省教育厅将加大这方面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三是要坚持面向社会办学。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尤其是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紧密对接社会需求,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关于 2014 年的重点工作
关于今年的工作,我们已在会上印发了工作要点讨论稿,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这里,我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进综合改革,是今年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改革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推进,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认真落实各项教育综合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出台的《决定》实施意见对全面深化我省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了具体部署。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 7 项重点任务。应当说,改革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抓紧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真正把国家和省委确定的蓝图落实为我们的具体行动。一是要全面梳理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对每一年度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都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要求。二是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每项改革任务的牵头负责机构和人员,落实责任,有序、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要完善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督查检查,抓好跟踪督办,定期开展评估,及时调度改革任务进展情况,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抓紧制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贵仁部长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极其紧迫、极其复杂、极其重要,也必须极其慎重。国家将于近期出台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实施意见。当前,重点是要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已专门成立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省里将按照国家总体方案和相关实施意见,结合湖南实际,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原则、目标、主要内容和逐年推进改革的任务,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具体年份和开展专项改革试点的项目、步骤及时间。各地各学校也要尽快行动起来,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及早谋划。同时,各地各学校还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有节奏地释放改革政策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百姓解读政策,组织专家、学者正面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不实报道,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在筹好经费方面,各地要紧紧扭住法定增长、新开辟的财政投入渠道、生均拨款标准这三个“抓手”,守住财政教育支出的底线,确保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 16%的比例不降低,确保本级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和财政教育投入总体水平不降低。在用好经费方面,要加大专项统筹力度,完善经费分配机制,突出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多做利民、惠民的大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在管好经费方面,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监督、审计与绩效评价,推行“阳光财务”。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推动“三通工程”和“三个课堂”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启动“湖南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名师空间课堂建设计划”、“湖南 mooc”建设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启动湖南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湘教云”建设,打造湖南教育信息化新品牌。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一是要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教育、绿色环保教育和法制教育,将德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德育内容序列。二是要积极创新德育形式。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校园内外的德育资源,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三是要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将德育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内容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积极主动地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线。要大力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自测自评情况抽查和督导。要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各类媒体、研究机构、课堂讲座等阵地的有效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适时开展全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督查。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中小学要深入推进以增效减负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积极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职业院校要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等院校要以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加强体育工作,一是要开足上好体育课,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二是要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三是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加强艺术教育工作,重点是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同时,要开展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体育、艺术 2 1”项目,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
(三)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全省教育系统要加大统筹力度,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标准化、均衡化发展。一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完成 200 所为民办实事项目园建设,研究制定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保教质量示范幼儿园创建。二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 1000 所以上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和条件改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调研起草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争取尽快出台,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资源的配套建设工作,努力化解城市学校大班额和入园难问题。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对省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与办学行为的监管,指导省特色高中以协作体形式开展交流研讨。四是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深入推进随班就读试点,探索对特殊“三类”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形式和途径。
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适应型发展。一是筹备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配套专项规划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制定实施《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加强过程监管和建设引导,推动市、县和职业院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全省职业教育骨干体系。三是对接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科学调整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启动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经常性协作对话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推进建设技能强省。五是探索高职院校联合省级以上示范性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六是发挥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快终身教育骨干体系建设。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创新型发展。一是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协调有关高校全面完成“985 工程”三期建设任务,支持启动实施“211 工程”新一期建设计划。继续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二是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启动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建设一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学位授权体系建设,开展授权审核、合格评估与动态调整;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促进研究生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培养。五是深化以改进科研评价为重点的高校科研综合改革,培育建设一批省级高校“2011 协同创新中心”,鼓励支持高校申报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项目。六是积极推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筹备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拓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化、优质化发展。重点是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着手构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扶持的政策体系。抓好省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指导各地加快本级骨干民办学校建设,推动民办学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一是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建立师德模范巡讲制度,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推动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继续实施好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和“特岗计划”,启动特殊教育、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三是深化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改革,积极稳妥下放高校教师职务评审权,研究制订中小学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和评选标准。四是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好中小学、幼儿园“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和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学者项目,遴选一批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培训基地。五是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芙蓉学者计划”、“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指导高校加强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建设。六是推动建立完善教师关爱体系,争取将连片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补贴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所有农村教师,启动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推进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对特困教师的救助和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科学、务实发展。实施好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出国访学和涉外办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设立湖南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委员会,推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予专业品牌课程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以孔子学院和课堂建设为依托,加强国家汉语教育与推广工作,继续办好“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靠市场、靠创业,但我们要搞好服务,要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采取重点指导、跟踪服务、专题培训等措施,做好纯农户家庭毕业生等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创业规划设计和创业项目孵化推介工作,鼓励扶持自主创业。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重点是研究制定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完善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积极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切实规范管理、使用学生资助资金。
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安全稳定无小事。各地各学校要坚持以建设促平安、以管理促平安、以机制促平安、以队伍保平安。一是要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人防、技防、物防在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民办学校的覆盖面,认真解决好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师生切身利益。二是要及时分析与排查高校招生、社会力量办学、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影响教育安全稳定的隐患,扎实做好应对预案制定与演练工作,从源头上阻断和减少安全稳定事故的发生。三是要认真落实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方面的防范制度和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学校及周边育人环境。
强化舆论引导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既是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良好氛围的必然要求。一是要认真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及时、准确解读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二是要突出抓好典型宣传,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出一批先进典型。三是要积极做好舆情分析引导,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尽早发出正面声音,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争取第一落点。
四、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改进工作作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饱满、更加务实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省建设。
(一)持续深入推进思想作风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厅党组近年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也是全省教育系统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通过近年来的思想作风整顿,全省教育系统党风政风、教育行风实现了明显好转。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思想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完成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以治散正风气、以治庸提能力、以治奢树形象,分重点、分阶段、分领域开展整治,坚决打好改进思想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确保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工作共识,提高行动力和执行力,为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良的作风保障。
(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厅委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较为扎实的成果,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落实向解决问题、兑现承诺深化,推动建章立制向配套完善、刚性约束深化,推动总结经验向探索特点、把握规律深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地方和学校,人员更多、范围更广,同师生直接面对、同群众直接联系,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尖锐和具体,各项任务也将更加繁杂和艰巨。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确保活动不虚、不偏、不空。要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是,各地各学校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建设阳光服务平台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省里 《关于加强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完成省、市(州)、县(市、区)、校四级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任务,用服务成效全面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
(三)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的要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特别是要在构建不能腐、不易腐、不敢腐的机制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巡视工作,切实加强对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效能监督,探索整合教育纪检监察、教育巡视和教育督导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行风监督体系;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规范权力运行,在开展项目评选、职称评审、招生考试、各类竞赛、督导评估、招投标等工作中加强廉政监督;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负面事件和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问责机制;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建立腐败案件及时发现、揭露和查处机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强化主体责任就是明确主要负责人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对其加加压、紧紧扣,使其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工作,不抓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意识。二是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纪检机关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既要严肃责任追究、坚决惩治腐败,也要注意实事求是,保护好干事的人。同时,要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打造过硬的队伍。执纪者先守纪,监督者受监督。三是党员干部个人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己。要坚定理想信念,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要加强道德修养,于细微处见精神;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守纪律就是要守住底线、有敬畏之心。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就是要勤政。李克强总理最近指出,廉政和勤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勤政实质上也是一种腐败。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崭新的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全省教育系统振奋精神、勤政务实、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在座的各位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主要负责人,既是本地本校改革的决策者,又是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必须振奋精神、勤政务实,切实担当起教育改革的重任。就像守盛书记所说的,领导干部要既吹冲锋号又递炸药包。一是要勤思考。抓好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思考,理清本地本校改革的总体思路、实施步骤以及推进措施,想好了再干,避免折腾和反复。二是要敢担当。要敢于担当负责,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大事不惧,难事不避,有力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三是要善成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已经明确了的改革盯住、盯紧,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同志们,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壮丽蓝图。让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开拓奋进,努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湖南全面建成教育强省而努力奋斗!
(此文系王柯敏同志在 2014 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