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程”下的专业综合改革-j9九游会登录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董晓丽
       (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带动北京城市学院其他专业的建设,为我国民办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民办高校; 土木工程;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 董晓丽 ( 1969 - ) ,女,陕西宝鸡人,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 北京城市学院2011 -2012 学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3 1”培养方案实施研究 ( jyb201109) 。
       【文章来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 年第 1 期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教育界同工程界采用多种方式携手合作办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在企业中获得较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毕业之后很容易适应工程技术工作。同时毕业生也能在需要重返课堂补充理论知识时即能很容易获得学校的帮助。在政府干预下,国外大部分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对在校生或毕业生进行专业培训,完成所需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和企业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使人才培养真正实现 “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一直遵循 “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很多高校都遇到了学生很难把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学扎实,同时又得不到应有的实践训练的困惑。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从业之初往往较难适应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而我国土木工程企事业部门多数只承担生产任务,不能承担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且缺乏与高校之间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结果造成大学本科成为一个“独立的培养阶段”,培养的毕业生尚需较长时间的实践技能积累才能适应企业需求。
       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2009 年,我国教育部提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把该计划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核心思想是: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2010 年 6 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 60 余所高校参与第一批 “卓越计划”试点,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
       教育部 “卓越计划”无疑是一项宏伟巨大的改革工程,目前试点学校基本上是 985 或 211高校。以此为契机,国内很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都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尝试进行校企合作办学。
       北京城市学院作为国内民办大学的排头兵,其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是从 1984 年建校之初的工民建与装饰装修专科专业发展而来,有近 30 年的历史,是学院的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目前,该专业按照本科二批、三批分别录取,每届招生人数稳定在 200 人左右。既有的教学模式基本沿用其他重点院校的本科教学模式,其缺点一是基础理论内容较多,亟待整合; 二是专业实践架构基本合理,但本科生校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欠缺,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尚需探索。扩招之后,生源质量下降,如果不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更为困难,实践又得不到充分锻炼,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势必下降。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提出的 “卓越计划”项目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受教育部 “卓越计划”核心思想启发,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尝试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办出民办大学特色,培养更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综合改革试点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增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带动北京城市学院其它专业的建设,为我国民办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改革起到示范作用。项目主要围绕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3 1”培养模式展开,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 “3 1”培养模式探索
       从 2011 年起,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经过多轮研讨,已在 2011 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尝试实施 “3 1”培养模式,其中 3 指大学前 3 年完成土木工程专业主干的理论知识学习 ( 含常规实践,如参观认识、工地实习、生产实习等) ,1 指最后 1 学年主要安排毕业综合实训 ( 含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1年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土木行业单位的工程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深入到土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整个工程建设周期中,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
       在 “3 1”培养方案的总体指导思想下,要在前 3 年内基本完成过去 3 年半左右时间完成的主干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延长综合实训时间,这势必带来两大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深化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二是架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 深化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课程精简整合
       在土木工程专业 “3 1”培养模式下,理论课程教学学时需精简整合。理论教学可以贯彻 “少而精,拿到手”的原则,为实践教学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
       2. 大纲完善,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
       在理论课程精简的同时,需联系工程建设实践前沿技术,更新教学内容,修订课程大纲,完善实训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3. 网络课程建设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合力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使更多专业课程参与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
       (三) 架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校内、校外两大实践教学体系。
       1.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及改革
       “3 1”培养模式中,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指专业课程试验与实训、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综合训练。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修订实践大纲与指导书,明确实践所需达到目标,并采取相关实训监督管理措施。二是在现有实验室资源基础上,积极研讨开放实验室项目,对本专业本科学生开展开放实验室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及初步具备科研探索能力。三是毕业设计采取综合实训方式。
       在申请学部及学校备案后,2012 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其中,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完成建筑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管理方向毕业设计完成概预算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综合实训。本届毕业设计之后,教研室积极组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生等各方力量进行毕业设计综合实训改革总结研讨,为 2013 届毕业设计改革做好准备。
       2. 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及改革
       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小学期参观认识实习 ( 一年级) 、工地实习 ( 二年级) 、生产实习( 三年级) 、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 四年级) 。
       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 在已有实践基地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尝试 “顶岗”实践,尝试校企联合办学新思路,真正达到增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 师资培养
       “3 1”培养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更要熟悉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了解工程建设最前沿的技术,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技能,这样才能符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对于专任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听课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在施工、设计、工程管理等基层部门顶岗挂职锻炼,掌握工程现场实践技能。
       此外,学生参与校外实践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时间较长,实习单位一般会安排专门的企业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因为实习基地不稳定,企业指导教师的力量就很分散,每届学生几乎都是不同的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如果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并能尝试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则可以在合作企业中产生稳定的企业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必须技术过硬,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必要时某些实践性较强的校内课程也可以请企业指导教师来授课。
       三、主要预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指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尝试民办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 “3 1”培养模式,尝试开放实验室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促进教师培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模式调研、开放实验室活动开展、教学研究、网络课程建设、课题申报、参加学术会议等能获得相应的资金资助,有助于本专业产生一批较高质量的教研成果;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调研交流等,有助于开拓视野; 教师培训学习、参与企业基层挂职锻炼等有助于增长理论教学水平及掌握实践技能,在生产一线能够学习工程建设最前沿新技术,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课堂教学,避免闭门造车,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项目的实施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挖掘教师各方面潜力,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专业建设及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的实施同时为民办高校校企联合培养提供新思路,为民办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鸿梅、于桂芹、张艳荣、王大为 . 加强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j] . 中国教育与研究杂志,2009,( 7) .[2]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信息网
       [3] 吴萱、董俊、张鸿儒.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j] . 高等建筑教育,2008,
       [4]陈刚 .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 [j]. 大众科技,2008,( 9) .
       [5]陈明政 .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j]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