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机制创新。建立“学生—专业教师—学院—学校”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促进学生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链接,实现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全覆盖,创新实践育人新机制。通过品牌化培育、项目化配置、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完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评审、实施、总结等运行体系。通过实施重点团队和专项计划资助,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服务基层发展。
强化活动指导。实行社会实践“双导师制”,思想政治理论设计导师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分别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全程服务、并行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每年参与指导社会实践的教师超过1000人。加强社会实践前期宣传与后期总结,丰富和完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资源库,举办校院两级社会实践指导动员大会和优秀社会实践成果交流会,实现师生社会实践全程化服务、精细化指导和信息化共享。
凝聚育人合力。学校团委牵头,教务、学工、研工等多部门联动,以“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分类指导,整体提高”为原则,健全社会实践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建设实践基地,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校友和社会资源,推动校地、校企合作,依托遍布全国各地的23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加强过程指导,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