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与发展网-j9九游会登录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j9九游会登录

j9九游会登录-j9九游会真人游戏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j9九游会登录-j9九游会真人游戏 j9九游会登录-j9九游会真人游戏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正文
中国首颗大学生卫星研发卫星团队:梦想并不遥远
来源:中新网 作者: 时间:2015-9-20

          哈尔滨9月20日电(马晓雪 吉星 记者 王舒) 成片的紫丁香花是哈工大人及哈工大校友记忆中最美的风景,带着沁人的香气它们次第展开笑脸,开启这座95年历史的大学梦一般的春夏。正因如此,哈工大的学生团队开始卫星研发的梦想之旅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把紫丁香作为卫星的名字。20日7时01分,哈工大的“紫丁香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这也标志着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一次新的尝试。

  哈工大欢迎“爱做梦”的学生

  韦明川是个“爱做梦”的学生,他的一些梦想在别人眼里总有些“天方夜谭”,比如发射卫星。

  中学时代的韦明川在创新实践和电子信息方面就有着不俗的表现, 2009年考入哈工大不久,他就加入了无线电俱乐部。哈工大有着自主研制小卫星的成熟经验和辉煌表现,2009年12月15日,中国首颗业余无线电通信卫星“希望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让他为之一振,他萌生了自己动手研制小卫星的梦想。他悄悄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个考入其他大学的高中好友,但大家却“嘘”声一片。“你听说过哪个大学让学生研发卫星?还能发射?”大家的否定让他有点动摇,他试探着找到几个平时谈得来的老师,简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老师们却挺一致:“咱们学校向来欢迎‘爱做梦’的学生,向来支持学生创新,别动摇,这是件好事。”有了老师的鼓励,韦明川开始着手,大学生卫星研发团队开始成型。

  率先发射的“紫丁香二号”

  2010年11月,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的青年教师王峰在荷兰做访问学者时得知qb50工程将要启动。qb50工程由比利时冯卡门流体动力研究院联合欧空局等机构于2010年提出,邀请全球高校参与,采用50颗立方体卫星组网,计划2016年底发射。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微小卫星国际合作项目,也将是一次发射卫星最多的项目。王峰马上向航天学院汇报,提出哈工大是否可以组建学生团队参与此事。

  “通过微纳卫星国际项目的合作,可以加强与国际上顶级航天领域学校院所的交流机会,提升哈工大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影响力;通过学生自主研制,掌握纳卫星的核心技术,拓展哈工大航天研究领域,同时对探索我国微纳卫星的应用前景具有积极意义;采用学生独立设计、研制的方式,可以探索高校航天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这样的考虑,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果断决定参与此事。

  2011年夏天,韦明川正在和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伙伴们为自己进展缓慢的小卫星计划苦恼。偶然在网上看到学校参与qb50工程的消息后,他难耐欣喜,第一时间找到了负责人王峰申请参与项目。学校非常支持这些心怀梦想的孩子, 2012年1月,在学校科工院、航天学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围绕“科研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国内首个由学生亲自参与设计、研制、调试与应用的微纳卫星团队正式成立。学校投入资金扶持学生们研发,“紫丁香一号”诞生。

  机遇不断,就在“紫丁香一号”的研发期间,国内某项目启动,高校学生自主研发的卫星有机会发射!2014年3月,哈工大纳卫星研发团队正式提交参与此项目的意向书,这就是现在的“紫丁香二号”。据悉“紫丁香二号”是哈工大的第五颗卫星,重12公斤,对探索微纳卫星在未来航天装备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一支“混搭”的“梦之队”

  “我们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凝聚了学校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工程等8个学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多人,是一支学科交叉的研制团队。”“通俗的说,我们是一直‘混搭’的梦之队。”团队成员虽然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梦想一致,感受相近:卫星是一项系统工程,单打独斗肯定不行。我们的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能和大家一起携手并肩、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成就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一种幸运,是多少大学生想都不敢想的人生经历。

  在哈工大,教师能够形成跨学科合作的科研团队,学生也可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同时结合卫星的研制需要,负责人将大家编排为不同的小组,包括总体、测控、姿控、电源、星务管理、通信、结构与热控、测试与地面站等。“以学生为主的研制模式给了我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大家自主学习、钻研攻关,激发和锻炼了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意志力,而跨学科、跨专业的协作攻关也让我们在一起扬长避短”韦明川分析。

  “每当程序不顺利时就在草稿纸上画几笔,我的画技有了提升的机会。”跟吴凡一起负责姿控的苗悦是位真正的才女——擅长绘画,喜欢古筝,写得一手好文章。2009年她进入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圆航天梦, 2014年她考入航天学院,并进入纳卫星团队。

  负责星务软件的夏开心是2014级硕士研究生。他在本科时就对硬件和程序特别感兴趣,也做过无人飞行器编队飞行等科技创新项目。参与纳卫星研制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从刚开始遇到软件跑飞、死机等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到如今基本能独当一面,在“真刀真枪”的卫星研制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

  毕业了,“梦”还在。2014年毕业的冯田雨到浙江工作,但作为曾经的卫星电源分系统负责人,他下班后的时间多数都给了这两颗“紫丁香”,继续和团队伙伴们齐心协力搞研发。节假日,他经常跑回来协助大家。甚至当研发遇到瓶颈的时候,他干脆请假跑回来援助。“我们从来没觉得他已经毕业了,就当他出差了。”伙伴们经常这样调侃他。

  此外,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米明恒、张冀鹞、胡超然、吴庭丞等几位同学负责地面站的管理和建设。就是这些“混搭”在一起的同学们,完成了这个艰巨的挑战

  自己选拔梯队“接班人”

  2014年9月,哈工大与某研究所正式达成协议,为确保卫星研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紫丁香系列纳卫星的工程实施工作纳入该所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专业化管理与控制。很快,学生团队来到该所进入新的研制阶段。

  2015年春节将近,一直惦记着这个团队的李冬柏老师去烟台看望大家,一直待到腊月二十八,才跟韦明川、郭金生等人最后一批“撤离”。大年初三刚过,团队成员就开始陆续回到所里,王峰老师也过来给大家鼓劲。正月十五的晚上,团队照例集体加班。突然,窗外的天空被点亮,姹紫嫣红的烟花瞬间在天空绽放。王峰老师提议带大家上楼顶看烟花,感受感受节日气氛。望着远处此起彼伏的烟花,学生们突然感慨起来。“这可能是咱们最难忘的元宵节,等咱们研制的卫星上了天,咱们也要好好庆祝庆祝!”“和其他大学生比,咱们可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咱们学校肯定是最不一样的大学!”

  把梦做上天,牛!

  2015年9月20日早7时01分,“紫丁香二号”发射!这意味着我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发射成功。正在地面站里工作的同学和来观摩的老师们,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大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灿烂的笑脸上挂着感动的泪水。卫星总体设计兼测控韦明川却平静的多,他事后回忆:“成功的那一刻,我有几秒钟的走神,突然想起刚起步的时候我们的梦想被人质疑,如今只有短短的5年,它已经发射升空了!”谈到成功后的感受,他说:“志同道合的伙伴是难得的财富,经验丰富的老师是难得的益友,最难得的是一所敢于支持学生‘真刀真枪’参与航天项目的大学。”

  “紫丁香二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发布后,团队成员们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很多同龄人发来短信:“你们把梦做上了天,牛!”“还有什么比支持学生发卫星的大学更酷?”有了这次的经验,团队成员们越发坚信——梦想并不遥远!

分享到:
联系j9九游会真人游戏——j9九游会登录的公告————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j9九游会真人游戏 copyright@2023 j9九游会登录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