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积极组织实施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用“四个坚持”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政治引领,爱国教育筑牢理想信念。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借助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组织“95后”学生实践团利用虚拟现实(vr)等技术,实景还原长征沿线纪念馆场景,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鲜活生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深入社区寻访“70年70人70事——社区达人”,在祖国各地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坚持知行合一,科技实践锤炼专业本领。注重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用专业知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溢出效应等助力上海城市发展。前往南海、渤海钻井平台,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聚焦农产品深加工、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开发绿色、营养、时尚的新型农业产品,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锤炼专业本领。
坚持深入基层,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构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组织“00后”学生实践团队走进脱贫攻坚一线,与扶贫干部、基层群众面对面,聆听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中国故事”。组织研究生携带脑控设备、编程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前往四川大凉山、新疆克拉玛依等地开展科技夏令营,打造“科技小屋”。通过生产一线实习、深度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坚持全员协同,凝心聚力培育时代新人。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加大专业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力度,派出275名专业教师与10247名本硕博学生共同开展社会实践,让青年教师在广阔的实践中汲取学术养分,将科研根植于中国大地,让讲台行走于田间地头。整合校友、企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产学研中心,开展暑期政企挂职锻炼,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纽带、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多方资源不断拓展实践育人路径,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